关于辽宁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管窥学毕业论文

关于辽宁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管窥学毕业论文

ID:23804647

大小:5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0

关于辽宁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管窥学毕业论文_第1页
关于辽宁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管窥学毕业论文_第2页
关于辽宁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管窥学毕业论文_第3页
关于辽宁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管窥学毕业论文_第4页
关于辽宁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管窥学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辽宁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管窥学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辽宁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管窥学毕业论文  摘要:以王秀杰、李松涛等辽宁作家的生态作品为重点,运用生态批评视角审视辽宁生态创作的现状,着重分析其主要特征,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利于辽宁生态文学创作的健康繁荣发展。   论文关键词:辽宁生态文学创作;生态;生态预警;生态和谐  从梭罗的《瓦尔登湖》(1854年)到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1948年)再到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1962年),随着这些经典生态文本陆续发表以及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生态文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面前,越来越多

2、的作家开始把目光转向生态问题以及自己置身其中的生态,自觉地进行生态文学的创作。何谓生态文学?中者王诺的观点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他认为:“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笔者也以这种考量尺度选取王秀杰、李松涛、商国华、鲍尔吉·原野、林雪等辽宁作家的生态文学作品,着重分析其创作特征和蕴藉其中的生态价值。  一、辽宁作家的生态文学创作现状  辽宁作家的生态文学创作,在数量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质

3、量上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商国华的《失衡》是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诗歌集,诗作采撷环境变化的碎片,捕捉传统的弊端,对诸多生态问题用诗歌的给予了生动地诠释,旨在把挽救失衡的地球作为人类的自觉行动。李松涛的诗歌作品也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生态预警价值。他的长诗《拒绝末日》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和首届全国环境优秀文学奖,他的另一首关注母亲河生态现状的跨文体长诗《黄之河》获首届艾青诗歌奖。女诗人林雪善于聆听生命中自然的声响,感悟自然万物和谐一致的节奏与韵律,她用智性、灵动、略带感伤的诗句谱写出的《大地葵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作家王秀杰作为“鹤

4、乡的女儿”,倾情于故乡的鹤与苇,出版了《鹤与芦花》《生命与自然》《中华鹤迹》《与鸟同翔》和《水鸟集》等散文集,“用作品寻找故乡”,被称为“盘锦生态散文第一人”(王向峰语)。她的散文创作深入探寻人与自然的生态文学主题,充分彰显了作家鲜明的生态审美意识。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一直以“草原歌者”的身份,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去书写他所魂牵梦萦的草原。他的《银说话》《羊的样子》等散文集,给文坛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和久违的一抹绿色。相对于生态诗文创作的活跃,生态小说的创作略显沉寂。儿童文学作家常星儿的《回望沙原》《苦艾甸》等小说热切关注家乡的

5、生态环境,带有强烈的生态意识。  二、辽宁生态文学的创作特征  1.对生态伦理观的形象阐释——敬畏生命、尊重自然  西方生态伦的建构是从20世纪初期开始的。法国学者阿尔贝特·史怀泽于1915年提出  鲍尔吉·原野在《羊的样子》中,由解读“众生”一词有感而发。他说:“众生”不仅指鸟兽虫鱼与人类,“还包括草木稼蔬,包括你无法用肉眼看见的小生灵”。而“众生皆有佛性”中的“佛性”是一种共生的权利,世间万物应以平等的眼光互视,互相尊重。的确,人与大自然的其他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受惠于大自然的滋养。女诗人林雪曾写道:“鹿向河的上游扬起头。

6、雁群飞过了/最后的玉米田。新的一天正慢慢/越过永陵的山岭/N过生活的广大无边/TY物都在用自己的自尊偌着。活下去。一只无名鸟山谷里不停地叫着/“慈悲啊更加的慈悲——/天意里的慈悲降落在大地的心灵/降落在我们的悲悯之上/阳光和灰尘温暖弥漫……”(《新的一天正慢慢越过永陵山岭》)人类应该秉有博爱、仁慈之心。正如美国作家梭罗所说,“慈善几乎可以说是人类能够赞许的唯一美德”。  女作家王秀杰对自然生存的固有价值也有着敏锐的体悟,她发现了每种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因而面对自然界的美景发出了由衷喟叹:“芦荡日出竟是这样地美妙而短暂,但

7、这一瞬却启示我要看重自然界。无论是静止的植物,还是可游移的动物,乃至飘忽变化的自然现象,都是生命力的显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自然连接。在每时每刻,自然物们都有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亲和方式。这是一种久远而神圣的联系。一瞬代表着永恒。对此,人类只应当敬仰,而没有任何理由去破坏。”(《苇海日出》)    这些作家无一例外地认为人类不能凌驾于大自然生命之上,而应该平等地对待、尊重其他的生命意志。  2.对生态现状的预警——弹奏一支忧患交响曲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消费主义盛行,可利

8、用资源被过度开发,生态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生态日趋恶化。一批具有责任感和敏锐洞察力的作家开始自觉地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忧虑、焦灼的目光审视人类的所作所为,创作了大量的生态作品。(lw.nseaC.编辑发布)  秉承良知进行创作的诗人李松涛在长诗《无倦沧桑》中,满怀焦虑地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