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比值法” 定义物理量

例谈“比值法” 定义物理量

ID:23802126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例谈“比值法” 定义物理量_第1页
例谈“比值法” 定义物理量_第2页
例谈“比值法” 定义物理量_第3页
例谈“比值法” 定义物理量_第4页
例谈“比值法” 定义物理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比值法” 定义物理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新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除速度物理量的表述外,几乎将原本雷同于“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表述,定义时都采用了“比值法”.笔者就以教学中的实例加以剖析,阐明“比较法”建构物理量与通过科学探究采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不同,体现出“比值法”建构物理量的特点,科学处理好教材.    1速度的表述为何不变,“比值法”有何特点    教科书中,“速度”的引入是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为题,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通过实验活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建构速度知识.教科书首先是从普遍存在的变速运动入手,建构速度,再判断处理物体是否做匀

2、速直线运动这一特殊的运动形式.正因为研究纸锥下落情形不是匀速,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成正比(不是定值),故而没有?用“比值法”定义速度.对于速度的建构,为充分体现比较法,笔者教学中,先是定性研究,让学生将大小不一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1)依据两纸锥都未落地前各自所处的位置,比较谁运动得快?得到相等时间比路程;(2)看谁先落地,得出相同路程比时间;(3)创设这样一情境让学生讨论比较:甲纸锥下落0.3m用时0.8s,乙纸锥下落0.8m用时2s.你怎样比较出他们中谁下落得快些?5对于这一情境下的比较方法,学生凭借小学的知识,是较为容易,但要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确认以相同时间―单位

3、时间比路程,并知其所以然,需要教者引导.笔者教学中让学生从上述一、二两方法入手,由(1)的相同时间―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2)的相同路程―单位路程?所需的时间.学生通过计算来比较运动快慢,然后再提出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为什么?学生在讨论中明其理,自主确认“速度”的定义,这种建立在(1)、(2)两种方法基础上的思维提炼及讨论确认过程,是创新意识的体现,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突出了“比较法”,在活动与交流中体现创新意识,享受成功的乐趣.在建立了速度定义及公式后,学生再一次回到并完成纸锥在整个下落过程中速度的测量,让学生制定好实验方案,在操作中提高实验技

4、能.    教科书中,正如本文开始时所提及的除“速度”外的一些物理量,之所以用“比值法”定义,是因为在探究相关量之间的关系时,相关量的对应比值为一定值,不同物质该比值不同,体现出物质本身的特性.而且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为科学地处理好相关数据,通常建立坐标,绘出图像,发现其中的变化趋势,确认成正比后,采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当然用“比值法”定义,还有一种是不带单位的物理量,如机械效率等.而像功率、电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与速度类似,笔者以为不该用比值法,而应类比速度并参照速度给出定义.    2比热容的图像分析,体现“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特点  5  “比热容”的建构,2013苏

5、科版为突出比值法定义,让学生在实验中测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温度升高与加热时间(吸收热量)的多组数据后,在数据的处理方法上,增加了绘制“温度-加热时间”的坐标图像,使原本单一比较数据只能定性发现: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物理量,升高的温度不同,或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不等;当采用图像法,就能基本呈现出之间成正比例的关系,体现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学生从图像中,也能比较直观地分析出哪种物质吸热本领强.笔者为使图像的变化特征更显见,让学生绘制的是“温度改变量-加热时间”图像,体现出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一般不同的结论,同时由图像分析得到: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吸热Q与温度变

6、化量Δt成正比.接下来是让学生完成下列推理题:将质量为m、2m、3m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所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1、Q2、Q3,则物体吸热与物体质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由生活常识较为轻松地得到: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吸热Q与质量m成正比.综上所述,物体吸热Q与物体质量m成正比,与温度升高量Δt成正比;进而先得出表达式:Q=cmΔt,再变形c=Q/(mΔt),并利用“比值法”建立比热容.笔者以为这样的建构流程,凸显科学探究,充分体现出用“比值法”研究物理问题的特点,教学中不妨一试.    3也谈“压强”的建构    “压强”是建立在力与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知识之上,探究压力的作用

7、效果而引入的一个物理量.52012年苏科版对压强的定义一改原2002年版“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而?用了“比值法”,即“把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笔者以为这一改动,虽都能体现相同的物理意义,但就学生所经历的探究过程来看,压强与速度的探究方法相拟,原版的比较法定义较为顺畅,加之“压强”并不符合“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特点.教科书中对压强的建构,新版与原版一样,都是从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入手,让学生挤压气球和铅笔,观察气球的形变程度,挤压铅笔主要是让学生比较两手指疼痛感不同,猜想出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