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高二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ID:23786167

大小:5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0

高二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1页
高二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2页
高二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3页
高二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4页
高二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或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新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讨论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让学生掌握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学会辩证思维、全面看问题的方法。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

2、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3、情感价值观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重点与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内容和影响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教学过程导课: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布满阴霾的天空中

3、,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一)背景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加紧侵略中国,而袁世凯则对内独裁,对外卖国也就是说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基于此,为了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先进的中国人要求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完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任务。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3、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却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这使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

4、容忍。为了捍卫共和,反对倒退一批民主主义者针锋相对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直接原因)(二)兴起: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4、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5、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三)内容基本内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提倡民主与科学,

5、反对愚昧与专制。⑴陈独秀:①科学与民主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②从历史进化观点,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潮流。⑵李大钊:①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②批判尊孔复古就是反复辟。⑶共同:①对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批判。②强调人们要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去衡量一切。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⑴陈独秀: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⑵鲁迅:在《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提倡新文学,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⑵反对旧文学。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平易、新鲜、通

6、俗的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概况:李大钊:①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②歌颂十月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③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四)评价: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运动。2、意义: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⑵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7、(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的作用(4)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5)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白话文的使用是突出的例子。3、局限:(犯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⑴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⑵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3)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4)认为仅靠思想斗争就能从根本上改造旧社会,缺乏政治斗争的自觉性。二、马克思

8、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传播原因1.经济政治条件: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2.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民主革命需要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