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63549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0
《浅谈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策略浔阳区湖滨小学董小英摘要: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推动下,协作学习越来越到人们的重视,其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如何使学生协作学习,学习如何在协作学习中与提高等策略性问题就为关键所在。关键词:协作学习协作学习策略信息技术随着社会需求和人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在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技术的影响下,协作学习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一直以来,人们也常使用“合作学习”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协作指“互相配合共同工作,”合作指“同心协力从事一项工作。”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创造协作学习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
2、学生,针对同一专题内容彼此进行交流、讨论和合作,以达到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的过程。网上协作学习策略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也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备受瞩目的焦点。它是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发展的新阶段。协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这种交互活动指的是以小组形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学生通过合作过程共同完成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运用网上协作学习策略进行教学,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施网上协作学习策略的基本前提。协作性学习(CollaborativeLearning)是指学生以多人
3、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协作性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网上协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使学习过程生动而丰富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提供一个更加自然的学习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作用,而且尽量根据学生的需要将教学个性化。协作学习是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里学习,以此激发认知,使学习内容社会化地丰富。要使网
4、上协作学习策略得到有效的实施,教师的课前准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网络软件的运用。协作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协作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任何学生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对同学们的提问,要求有问必答,并要求尽可能给出正确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对于教师来说要求则更高,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学习,如果不注意引导、指导,就有可能造成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和其他学生,或者偏离教学目标,反而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特别是巩固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问题的设计是整个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
5、标、任务。问题的设计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问题解决所需的知识必须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基础上;(2)问题必须从学习内容中提炼形成。除此之外,课堂内协作学习的问题还应该能够基于本地资源解决的。例如:在“海底世界”中,教师结合课文知识和专题学习资源,提出“乌贼和章鱼是怎样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的?”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设计“下载与保存”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访问一些儿童网站,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然后,学生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自然会有把精彩的内容保存下来的想法,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为两人或四人小组,让学生在一起查询资料、尝试操作、交流技巧。最终,
6、在课堂里找出下载与保存的操作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应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是网上协作学习策略的必要准备。网络软件的运用应考虑:1、教师个人运用网络软件的能力。2、网络操作系统平台的选择。3、网络软件的开发与选用。Inter的飞速发展标志着未来的科技与教育都离不开网络,教育观念的变革带动着教学方法的改变。如今,教师除了会教书,教好书,还要能够掌握最新的网络教学信息和技术,能够在教学中应用自如。教师的运用网络软件能力决定着网上协作学习策略相对真实环境的形成,也决定着教师与学生之间交
7、互作用的产生。在网上进行协作学习,有时教师需要选用和制作符合教学设计的软件,网络环境下各种通讯工具,如留言板、聊天室、BBS等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了便利。网络还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但网上资源纷繁芜杂,如果不加以筛选,学生容易产生“迷航”。因此,教师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和搜索方法,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效率。资源的设计应该遵循三个原则:(1)信息资源必须与问题解决需要的知识密切相关,且信息量要足够;(2)资源结构要合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具有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3)资源的表现形式要多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