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应试技巧

教师招考-应试技巧

ID:237625

大小:1.77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7-07-11

教师招考-应试技巧_第1页
教师招考-应试技巧_第2页
教师招考-应试技巧_第3页
教师招考-应试技巧_第4页
教师招考-应试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招考-应试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策略一、以考纲为依据,梳理知识与能力的重点二、突破重点和难点三、有针对性的加强演练应考策略加强审题,领会题义把握各题型的答题技巧合理安排时间把握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一)选择题1.对有把握的问题可以采用直选法例: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一)选择题2.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例:阅读教学注重:A.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能力B.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C.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D.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和评价能力把握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一)选择

2、题3.对没有把握,只能靠直觉10.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A.合作精神B.创新意识C.参与程度D.探究精神把握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二)填空一般是涉及课程标准中的一些概念、规定、要求、解释的关键词,数字等。例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例2:在1-2学段中,学生应该能借助认读汉字,学会用法和法查字典;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把握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二)填空答题时要马上反应:是属于课标中那个部分的?回顾复述课标的完整表述,如果不能完整复述,寻找关键词,回忆主要意思,填空很多是课标的原话,所以要尽量答原话。例3:语文课程

3、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这是课标中关于评价建议的: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把握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三)问答题在简答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展开解释或举例(有的有明确要求举例的)1.认真审题,看问的重点:关于“是什么”的——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关于“怎么样”的——语文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有什么地位?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关于“为什么”的——为什么说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把握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三)问答题2.先回忆要点,再分别逐点概述和简要解释用新课程的理念阐述课堂教学中如何师生的关系。如何理解新课程倡导“自

4、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3.根据考卷上提供的空间判断答题的详略教学设计题1.设计内容的特点是什么2.设计的依据是什么3.设计有什么要求4.设计的表述(教学过程、片段、教案)教学案例评价1.正确把握案例的内容,判断“是什么”——关于哪一方面的案例2.对案例作出“对”或“错”的判断,判断“怎么样”——对的或错的3.用相关理论或理念进行分析,说明“为什么——符合什么或违背什么?4.准确表述——准确、客观、完整、辨证教学案例评价可以套语文课程标准在第1、2学段规定:要让“学生喜欢识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

5、的教学情境。”。这位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直观形象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习。但老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导致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教学活动表面上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实质上还是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学习,习活动流于形式,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案例评价但不要这样乱套(六)论述题1.观点要明确、正确2.论述有理有据3.条理清楚4.表述准确5.字数有分量(六)论述题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这句话点名的语文课程的性质。首先,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其次,语文

6、具有人文性。第三、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互相割裂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交融,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六)论述题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这句话点名的语文课程的性质。首先,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由语言文字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文字是人类交际的辅助工具。语文课程的功能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个重要的交际工具。心理学表明,语言还可以作为人类进行高级思维的工具,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

7、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同时,语文课程让学生识字和学会阅读写作,还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工具。(六)论述题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次,语文具有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涵义。语文课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关注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