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58957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如何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创业观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1.就业困难急剧增加大学生从20多年前的“天之骄子”成为一个集中的弱者群体。2007年之后,不少大学生开始出现失业或者隐形失业的状况,到2009年大学生失业问题开始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09年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则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能够影响劳动者就业的因素,已经远远不限于本国国内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高校毕业
2、生自身素质能力,更多或更宽的是来自于全球经济状况和国内外的人才竞争力。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就业困难急剧增加。2.就业后面临的经济压力即使是就业了的大学生,也在面临微薄收入与生活支出的巨大压力。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收入只有1000-2000元,如果在大中城市独立生存的话,这些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支出。尤其是近几年,房祖、食品、服装、交通等生活费用的上涨,让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更加艰难。有的学生是在贷学金的支持下完成的学业,也就意味着需耍偿还贷学金。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其收入也非常低,还没有农民工的收入高,那找不到工作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支出远
3、远超过了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无法独立地生存,更不用说归还来白父母或者金融机构的人学贷款。3.就业难对后期教育的影响全国2000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也在承受巨大的压力。刚刚毕业不久的学长们的境遇,迫使他们思考自己毕业之后的生存状况。如果只有10-20%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那是大学生自己的问题。而如果超过50%的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那就意味着整个社会没有机会给他们就业。那么,他们该怎么办?是继续每年交将近10000元的学杂费,花费更多的生活费去读书,还是采取其它措施。还会影响到无数屮小学生家长的观念意识,他们会反思现在对孩子的投入有没有用。而当中小
4、学生家长观念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的吋候,直接会影响到教育这个产业链,以及依附于教育的附属产业,进而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形态。二、造成就业难的原因(1)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且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高峰与全社会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开始凸现出来;当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的吋候,每年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攀升,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矛盾。2001年全国毕业生人数115万,2010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万,十年时间数字增加了5倍之多。在这期间,我W的GDP—直稳定在8%的增长速度,严重的供需不平衡,就业面临泰山压顶之势
5、。(1)就业机制冇待完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发育还冇待完善,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完全优化,结构性问题显著。从宏观上看有些行业和岗位供大于求,而另外一些则供不应求。就业的结构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我国FI前而临的结构问题很多,很复杂,其中,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就业领域遇到的一个新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复杂,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靠哪-个政府部门,需要各部门综合协调。大学本科前几年以每年25%的速度扩招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直接导因,但是,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总规模和独生子女的一代来看,大学的
6、扩招有其必然性。木科的扩招目前己经传导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生规模也在扩大。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的就业问题也在逐步显现。家庭、个人、社会三方而对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到利用和回报,产生的问题是很严重的。应当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高度对此问题予以研宄。(2)就业观念有待更新,缺乏主动择业创业的积极性,“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不从自身和现实环境出发,就业期望值过高。部分高校毕业生还无法从过去“天之骄子”的角色扮演向“天之民众”角色转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相当多的大学生在刚毕业进入社会时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味追求高薪厚禄,处处碰壁当然在所难免,待其屡
7、战屡败之后,痛失信心进而丧失斗志,要再进入劳动力市场也就更为艰难了。同时,大学生不愿意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安心工作,教育体制难以鼓励毕业生扎根基层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当前的就业鼓励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部分小企业尤其是民营和乡镇企业,由于无法解决用人编制或城市户口等问题,即使给出较高的薪酬、不断降低用人条件,照样“门可罗雀”。三、针对以上就业困难及原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供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家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即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坚持通过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城
8、乡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