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ID:23754532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0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_第1页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_第2页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_第3页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_第4页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1关于择偶的定义  择偶,简单来讲是指选择配偶,而配偶又称夫妻,指合法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关系,它是建立婚姻的第一个程序。从本质上说,择偶是基于两性亲密关系而建立的正式的承诺性法律关系。最先对择偶进行解释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强调择偶行为是个人生理心理需要的满足性选择,而非社会决定。社会学家爱德华进一步明确了择偶需要的内容,择偶双方资源交换,实现利益最大化。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也明确表示,择偶与两性心理需要相辅相成。进化心理学在择偶行为中首次引入情感的概念,认为择偶时双方生理、心理、认知层面共同建立的情感回应。我们可

2、以将择偶定义: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找满意的、相爱的婚姻伴侣的过程。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为方便取样,近年来的择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研究取向集中于择偶标准方面。研究发现,大学生择偶呈现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重视相爱双方,看重人格品质、兴趣匹配等,贞操观念有所淡化,不太在乎家庭经济等社会背景因素。但大学生群体比较特殊,他们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社会人身份,年龄偏小,还未进入择偶阶段,更多地选择恋爱对象而非婚配对象,思想偏理想化,信效度有待考证。  2.2社会媒体信息采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择偶方式也呈现

3、多元化,90年代研究主要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征婚广告或婚姻介绍所登记信息中收集数据。近年来电视相亲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常勿扰》中也提取了大量有效素材,而随着X络媒体的高速发展,X络信息收集更加具有时效性和普遍性。大量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信息媒介的更新换代,择偶从追求物质满足转变为个人情感需要的满足。但是,跟踪调查发现媒体征婚的成功率普甚至不足0.1%,说明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与实际择偶决策有很大的偏差。  2.3实地考察研究  实地考察主要针对特定地区或特殊民族择偶行为,研究者深入实地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使用田野法研究当地人择偶形态。此类研究可信度较

4、高,但必须破费大批的人力、物力,且考查时间漫长,不是目前择偶研究的主流。还有少数研究者采取实验室实验研究,严格设定变量,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考察择偶线索。  3择偶理论  择偶包含了个体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社会心理学择偶代表理论经过了社会交换理论、需要互补理论、婚姻市场理论的发展。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理论依据,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择偶理论。  3.1社会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①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由爱德华提出,认为择偶是一种交换行为,受经济学影响,前提假设理性人,择偶双方通过交换自身资源获得共赢,用经济学角度表述,择偶是

5、一场能使双方共同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男性提供社会经济地位和物质保障换取女性的性和家庭服务,获得家庭权力;女性利用年轻、美貌、身体换取经济地位,获得抚育后代的物质保障。社会交换理论发展延伸出结构性权力优势假说,进一步解释两性择偶标准差异原因经济权力不平等,男权社会背景下,女性社会经济地位明显处于劣势。  ②婚姻市场理论。男女双方交换供需资源,同时扮演买方和卖方,形成市场,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类似经济学中市场交易的择偶环境称为婚姻市场。男女双方在婚姻市场中为了寻找到最优质配偶,会产生争夺配偶现象。婚姻市场受供求关系平衡影响,主要涉及男女性别比例,根据中国最新

6、人口性别比例统计,男性比女性多三千多万人,婚姻市场挤压形象显示了性别比失衡,数千万男性将被迫单身。而上世纪80年代,越南因战争死伤大量男性,女性就处于劣势地位,造成一夫多妻制。未婚男女的优势资源是无形的交易物品,当然,不同于实际买卖市场中讨价还价,择偶有时更多的是一种带有个人主观情感色彩的选择行为。婚姻市场根据个人择偶价值观的不同,资源价值评估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  ③择偶梯度理论。择偶梯度理论指男性要求配偶在年龄、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自己稍差或相当,而女性则倾向于选择在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薪资收入等方面高于自己的男性为婚配对象,也就是男高女低婚配

7、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该理论与中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文化不谋而合,事实上,我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低娶高嫁、郎才女貌婚姻制度暗合择偶梯度理论,即便社会发展至今,大量调查报告仍然显示男高女低婚配模式依然是择偶主流导向。  ④社会心理学择偶理论的共性。社会心理学理论强有力的立足点是,择偶偏好一定会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总结以上理论的共同特性,不难看出择偶共同遵循同类婚原则和邻近性原则。同类婚原则是指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人相互更具有吸引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程度、价值观、民族、社会地位、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这可以有效解释我国传统门当

8、户对择偶制度的合理性。邻近性原则是指有地缘(住得近)关系或者业缘(共同的工作、学习和社交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