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doc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doc

ID:23747034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doc_第1页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doc_第2页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doc_第3页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doc_第4页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第206次聯合病例討論會時間101年6月30日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報告者/指導者吳禕凡/陳遠謙服務單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題目中英文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atrightmandible右下顎骨動靜脈畸形摘要:本文提出一例11歲男童患者,因右下顎第一大臼齒嚴重齲齒到牙科診所求治,在拔除此患齒的過程中,該院所牙醫師發現此區域的牙齦極易出血,故先中止治療,壓迫止血後讓患者返家休息,但患者於術後隔日,上課時突然覺得口內滲血,漱口後反而流血不止,便緊急由校方送往區域醫院急診,初步止

2、血後便將患者轉診至本院進一步檢查治療。患者至本科門診時,已無急性出血情形,顏面外觀沒有明顯的左右不對稱,口內除右下第一大臼齒齲齒殘根外,還在右下顎側門齒及犬齒的頰側前庭處發現有一隆起腫塊,其色澤較偏暗紫,以指觸摸時具有搏動感。在環口X光片(panorex)上發現自右下顎前牙區根尖處延伸至右下顎第一大臼齒根尖處有一廣泛性、邊緣不甚規則的放射線可透性區域,佐以患者的臨床表徵,懷疑是顎骨內的血管性病灶。隨後為患者安排頭頸部的電腦斷層掃描。從電腦斷層的影像上看起來,的確有兩個看似各自獨立的病灶分別位於右下顎骨體及右下顎骨副聯合處,並且在施打顯影劑後有顯

3、著的造影增強現象(enhancement),顯示其為可疑的顎骨內血管性病灶。和患者的母親討論後,考量患者年齡尚輕,骨骼尚未發育完全,手術切除對其顏面發育將有不可逆的破壞性,建議先進行血管攝影,以確認診斷,並有機會同時透過血管栓塞術以較保守的方式治療此一良性病灶。遂安排患者入院,由放射科醫師在局部麻醉下進行血管攝影,確認此病灶為高血流量的動靜脈畸形(high-flow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先以經右側股動脈的方式注射入少量的組織膠(NBCAglue)使病灶的血流量降低,不至於發生立即性的大量出血,再安排第二次在全身麻

4、醉下以Directpuncture的方式,在右下顎骨病灶區直接注入栓塞用的線圈(coil),將此高流速的血管性病灶完全阻塞。患者術後定期於門診追蹤,栓塞術後三個月,於局部麻醉下拔除右下顎第一大臼齒殘留齒根。在後續追蹤期間,皆未再有大量出血情形,僅發現部分栓塞用線圈暴露於牙齦外的情形,同樣在門診局部麻醉下進行沖洗及剪除暴露的線圈,並於追蹤滿2年時,安排患者於全身麻醉下進行外露線圈的清創及拔除預後不良的牙齒。目前患者仍定期於門診追蹤。1982年,MullikenandGlovacki兩位學者根據內皮細胞呈現的特性,將血管性病變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為

5、hemangioma(有真正的血管內皮細胞增生;所謂的truetumors);第二大類為vascularmalformation。而vascularmalformation又可根據血流速率的快慢分為highfloworlowflowlesions。其中最令臨床醫師擔心的當然是屬於highflowlesions的arteriovascularmalformation。此一病灶最容易造成臨床上致命而又難以控制的出血。偏偏此類病灶初期並不會對患者造成任何不適,往往在病灶足以造成顎骨的擴張、顏面不對稱、病灶區上方牙齒的動搖、甚或是病灶區齒齦自主性的出血

6、時,才會警覺而就醫治療。臨床上,配合放射科醫師以血管栓塞術式先將病灶的血流性降低,再進行後續的手術性治療,可有效降低術中出血的風險;對於患童而言,亦可將手術對於顏面外觀及顎骨功能的影響降到最低。關鍵字:下顎骨動靜脈畸形、血管栓塞術。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第206次聯合病例討論會時間101年6月30日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報告者/指導者蘇竣揚/孫章唐服務單位彰化基督教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題目中英文雙顎前突-病例報告BimaxillaryProtrusion:acasereport摘要:相較於西方人,東方人更常見有雙顎前突(bimaxillaryp

7、rotrusion)的情況,單純矯正治療在成人齒列上須花較長時間治療,因為成人牙齒的生理移動效果緩慢,加上長時間的矯正治療可能導致牙周較多的問題。前部截骨術(anteriorsegmentalosteostomy)早在1921年就由Cohn-Stock提出,並且經由多位學者如Wassmund,Cupar,Wunderer,Bell和Condit的改良成顎骨前部根尖下截骨術(anteriorsubapicalosteostomy),已經是一種技術成熟且安全性高的手術。顎骨前部根尖下截骨術的主要適應症如1.上下顎前突但有穩定的後牙咬合。2.單純骨性

8、前突,但是前牙的角度是正確的。3.改善前牙開咬。4.前牙牙根吸收或是粘連牙(ankylosisteeth)。本報告提出一名女性病患,於民國98年至本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