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ID:23727084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高校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_第1页
高校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_第2页
高校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_第3页
高校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_第4页
高校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文章以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与监控平台为例,探讨高校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关键词]毕业设计普通本科院校平台一、概述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与监控平台,实现毕业设计的信息化管理与监控,解决大学生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在外实习、实训,就业单位面试等特殊环境下的远程通讯与师生互动交流问题,有效加强了毕业设计“散养化”严重的专业学生的监控与管理,实现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管理的实时化、网络化、现代化的4W全方位监控管理新模式。二、平台的管理与监控功能(1)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毕业

2、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具体表现在: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毕业设计能促使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实行毕业设计验收制度。在毕业答辩前对每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结题验收,不能结题验收或未通过结题验收的毕业设计不得参加答辩,限期整改。这样可有效杜绝有些未认真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答辩时随意夸大自己毕业设计结果等问题,使学生真正重视毕业设计。(1)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要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及时对学生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方法。在毕业设计

3、过程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参与学生的设计,但应杜绝将全部资料甚至蓝图直接给学生的做法,这种做法有百害而无一利。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对完成毕业设计充满信心,同时又要让学生明确必须经过不懈努力才能出色地完成设计任务。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自己克服困难,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学生出现明显错误时,教师应耐心地指出错误并及时纠正错误。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毕业设计督导小组,在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和后期安排督导小组通过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与监控平台进行不定期检查,加强对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的管理。(1)平台的监控功能毕业设计初期本平台主要完成申报、选题、开题几项功能。

4、具体包括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题目,专业系或教研室严格筛选、审题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题目的发布、学生预选、指导教师向与之双选的学生确定题目、专业系或教研室进行调配并公布选题结果、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检索、阅读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并对其进行翻译,然后撰写开题报告。学生在该平台上书写电子日志,提交中期检查报告,毕业设计中有任何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与导师进行交互;导师通过平台监控学生日志、请假等情况,随时掌控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学生完成全部设计任务后,通过平台上传毕业设计全部文档,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或作品)终稿和附件材料等;指导教师

5、对学生的论文终稿进行全面评审,撰写评审意见后提交到答辩委员会;然后给出最后评定成绩;评选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从而实现毕业设计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进程跟踪与质量监控。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与监控平台功能示意图如图1所示。、总结抛弃旧有的对在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指导教师受到时空限制的监督弊端,开展利用移动通信技术,构建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平台。该平台的建立,改善了毕业设计学生人数众多,地点分散,学校以及学院对于毕业设计学生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也改善了毕业设计很多通知以及任务的发放都要通过纸面或者邮件的形式,管理手段落后,导致管理信息的延误和误差,影响毕业设计的进程的情

6、况;也改善了以及毕业设计的监督力度、监督方式各个部门不够统一,管理流程不通畅的问题,突出强调导师负责制,加强了对指导教师的监控。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实现毕业设计管理“随时随地随身”的教学管理新模式,达到毕业设计的“who、where、when、what”的4W监控。[参考文献][1]黄海,蔡筱青.高校E-learning教学平台的规划、管理和服务P].现代教育技术,2010,(11):100-104.[2]黄海,郭清顺,道焰.中山大学数字化学习平台教师使用手册[Z].广州,2013.[3]洪颖.浅谈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推广和改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1):10-11.

7、[4]林日.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5):123-125.[5]陈琳.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教育研宄,2012,(4):50-55.[6]马卫民,张玉芹.网络教研文献内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9):65-69.(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大庆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