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21900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从激发兴趣入手 搞好幼小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激发兴趣入手搞好幼小衔接 一、现状分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90年至今,幼教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多样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现实工作中的幼小衔接形势却不容乐观。幼小衔接存在以下问题: (一)幼小衔接因为成绩而走样,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 不少幼
2、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顶嘴;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玩小动作、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不少幼儿园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幼儿园以学知识为主,本已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扼杀幼儿天性,与社会要求背道而弛,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 (二)为个人私利,违规学前班严重存在 幼儿园为了生源、为了盈利
3、办学前班,美其名曰“大大班”5。有些学前班还上英语课,某种意义上是实行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一旦实施不当,将会给幼儿心灵造成伤害,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对处于天真活泼时期的幼儿心理与生理都是一种摧残。 (三)师资薄弱,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 大多数幼儿园缺少既熟悉幼儿园教育特点又了解小学教育规律的教师,而小学低年级教师对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知之甚少。师资薄弱局面的存在割裂了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及幼儿与小学生之间联系。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彼此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工作方法等
4、不了解。 二、应对策略 上小学是孩子人生的重要转折期,一年级新生进入小学往往会出现心理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缺乏兴趣等现象,对小学新生活不适应、缺乏学习的兴趣。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生活学习态度与习惯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才能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入学兴趣 孩子向往上小学并且产生“我想学”的心理状态时,才能学的好,因此应给孩子了解小学的机会,进而喜欢小
5、学。利用大带小接队活动,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5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学生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而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日积月累,延误孩子的一生。如果我们一年级的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6、。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 1、故事开头,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六七岁的孩子,刚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因此教师每次上新课,都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听、想、说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2、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的情感需求 在现代社会里,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
7、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 3、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新知识,培养思维品质 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也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的”,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 4、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5 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产生的精神分散,调动学生学
8、习的积极性。 (三)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学习 1、理解学生,关心学生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