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0422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关于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考贾光福甘肃省临夏市二中四中部731100【摘要】本文阐述了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必须渗透在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目前,德育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当中。为此,全社会各部门共同落实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营造校园和谐的教育环境。..关键词德育教育;问题;措施坚持不懈地开展道德教育,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需要全社会相互配合,整体推进。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在发展先进文化,崇尚“八荣”,抵制“八耻”,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
2、和使命。1.德育教育在学校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传统教育以道德为本,家齐国治必以修身为先。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是国民品格素质的基础,推行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我党历来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毛泽东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同志也强调“各级学校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政治道德素质放在第一位。”江泽民同志曾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建立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
3、决好的根本问题。”由此可见,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1.1德育的核心地位是教育自身规律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也不纯粹是人的主观设计,而是一定条件下和一定现实环境基础上,通过人的后天接受道德教育、参加社会实践、进行道德修养等一系列活动而逐步形成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怎么做人”至关重要。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3.67亿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传承。因此2005年4月《教育部关于
4、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意见》指出:帮助小学生的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1.2德育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创建,离不开公民人文素质的提高,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是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科技信息日益发达,社会日益开放,青少年的各种价值观受到前所未
5、有的激烈冲击。因此,教师有责任站在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的高度,努力开掘优秀的民族素质资源,弘扬中华优良传统,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有承受失败的健康心理。认同并接受高尚的道德规范,形成良好思想品行,树立积极向上的道德观,成为爱祖国、爱劳动、爱人民、爱知识的公民,用渊博的科技知识,杰出的创造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光而奋斗。2.目前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讲究社会主义荣辱观,追求更高的思想
6、道德目标,确立了奋斗方向,由于认真贯彻《意见》,狠抓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2.1社区教育是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理应被此协调,共同建立理想生活之乐园但个别部门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思想建设,使德育教育不能形成良性发展。如青少年在网吧上网、游戏、观看不健康的淫秽图片、出入歌厅、酒吧,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损伤了学生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助长了消极思想的产生,致使道德沦丧。2.2学校教育有它的特殊性,即传播、建设先进文化的地
7、方,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场所但重智轻德的思想束缚了校园文化生活的和谐氛围。如评选“三好生”讲求学而优,首先考虑各科成绩是否在85分之上。其次考虑学生思想表现;课堂教学一味追求文化知识,很少灌输道德品质,教师只关心所授班级的考试成绩,不关注后进生转化等,期末只有“三好生”奖、“优秀团员”奖、“优秀班干部”奖,而很少有“进步”奖、“小发明”奖、“乐于助人”奖,极大地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困生不断辍学。2.3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传授生活知识和灌输道德观念指导个人行为及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家庭教育的功能不
8、健全或丧失功能就难以担负起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家庭成员之间争斗不休,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容易对青少年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果过分溺爱子女,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甚至袒护包庇,使青少年变的性格脆弱,无法承受任何挫折,或者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如果父母无暇照及子女,使其放任自流,其孩子一定会任性、孤僻、冷漠,他们心理上的迷茫、困惑得不到及时指点,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会形成抑郁、多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