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ID:23695891

大小:118.6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0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_第1页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_第2页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_第3页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_第4页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欧亨利(美)——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没有完的故事》。作品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其作品特点:幽默夸张,悲剧而又喜剧(含泪的微笑),讽刺与俄国的契诃夫(代表作《变色龙》等)法国的莫泊桑(《项链》等)欧亨利式的结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故事奇特,耐人寻味,情节生动,笔触细腻;其作品往往在幽默中凸显悲哀,结局在悲哀中透露着些许的光明一.本文人物:苏艾,琼珊,贝尔曼,医生——都是些社会低层的小人物本文背景:他们往往在一个贫民窟似的地区:(体现在空间狭窄,阴暗,穷苦,接到错综复杂等)本文故事情节的概括:贝尔曼所花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挽救了把

2、生命寄托在最后一片叶子上的琼删*人物的分析:从年龄,性格,国籍,经历,职业,思想,生活背景,人际关系等方面*人物的描写方法:a.直接:语言,动作,心里,肖像,细节b.渐接:衬托对比,与主题的关系二.小说中情节是如何发展的:第一天:早:琼山病危第二天:早:琼山等死(用了补叙的手法:“头天早上”)第三天:天色刚明:琼删病好起来,贝尔曼送医院(贝尔曼夜画常春藤)第四天:下午:琼珊脱险,贝尔曼去世——常春藤叶不落的谜底揭示三.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那个情节:小说的结局部分:这一部分写了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一片让琼山活下去的藤叶,完成了他追求一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画唤起了琼山对生命

3、的渴望。四.“小经过了漫长的夜的暴风的吹打,竟然还有一片叶子挂在墙头”的含义为揭示最后一片叶子是老贝尔漫画上去的而作伏笔,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九.贝尔曼画长春藤为什么没有祥写?1.使小说产生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欧亨利时的结尾),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艺术上的留白十.为什么说贝尔曼花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他一生的杰作:1.这片叶子连画家们都没有看出来实话上去的2.这幅画拯救了一个人,它是贝尔曼的生命换来的十一.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贝尔曼是一位郁郁不得志,但是却酗酒成性的人,然而善良有爱心有同情心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当得知琼山的事情后有舍命帮助

4、她)——*本题的解题方法:1.概括要点2.举出文中实例并加以分析十二.本文中心: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的人生中的那种艺术品格——舍己救人。本小说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琼山活下去,在风雨之夜画出最后一篇长春藤叶,也是一片永不凋落的藤叶,琼山受到鼓舞活下去而自己却病了十三.通过本文可以看出欧亨利的作品语言风格:幽默夸张讽刺现实的语言风格,渲染出一种独特的“悲剧中带有喜剧”的色彩,在生活中给人以启示,“含泪的微笑”是其典型标志。 《邂逅霍金》葛剑雄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家。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所著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内容概要:作者以在剑桥邂逅霍金的一次经历,表达

5、对霍金克服病痛攀登科学高峰的毅力精神表示了深深的敬意,还对培育、涵养了霍金的人文环境给予了高度赞美。一、主旨   文描写了作者由一次与霍金偶然的相遇而引发的一连串的深思。霍金虽身体残疾,但却有着让世人钦佩的毅力。在他的身上体现着科技智慧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现代高度发达的技术延续着他的生命和工作,而他又以自己的存在和成就丰富着人们对生命的理解,诠释着真正科学家的精神追求——自尊与尊重。二、写作特色1、视角独特  描写霍金的文章在中国可谓是数不胜数,都说“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孔乙己”,那么每个人对霍金都有不一样的解释。而多半的文章主要描写的是霍金对于生命挫折不屈服的顽强品质,而本

6、文在此基础之上的视角更加独特。他以一个历史学家的独特眼光对霍金做了一番人文思索,更多的展示了一个作为正常人生存的霍金。2、手法多样  文章采用的是叙述,议论,抒情的综合。夹叙夹议是文章表达透彻,意味深长。促织一.1.作者简介:蒲松龄,字留仙(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2.《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的传说,*它是我国第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其诞生前的准备:a.蒲松龄从小热爱功名,文学功底深厚但后来屡试不重,使得和人民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对统治者极其不满。B.在民间搜索奇闻异事,神话传说,表现人情,鬼狐之间的情感3.《促织》乃其名篇,主要写的是“成名一家被官府

7、所逼交纳蟋蟀以至于倾家荡产,但因种种奇遇使得致富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封建要以的残酷,辛辣地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故事”二.课文分析1.第一段:造成成名一家有如此遭遇的更本原因是什么:宫中尚促织之戏(祸起宫中)——借古讽今(统治者贪图享乐使百姓受苦)2.第二段:成名因不上促织而受到的种种苦难——物质(薄产累尽)精神(忧闷欲死)肉体(两股间鲜血直流)3.成妻问卜,推动故事的发展4.成名按图而寻,终捕一只,故事情节向前发展5.促织得而复失,陡起波澜6.复得促织,跌宕起伏7.成名试促织,一斗大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