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691575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浅谈初中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和转化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和转化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学困生”形成的几点原因,并探讨了转化化学“学困生”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学困生”在每所学校里都普遍存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因此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是教师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而且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问题。“学困生”通常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基础较差,且存在着不良的学习因素(如学习兴趣较弱、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能力较弱等),导致学习中出现障碍和困难的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来说,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学习
2、化学存在一定的困难。下面笔者将对初中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初中化学“学困生”的形成 1.智力因素 这类学生反应较迟缓,接受能力差,在学习上接受新信息比别人慢,一般基础较差。升入初三年级,学习的科目、分量急增,学习内容深化,学习压力增大。对于刚刚接触的新课程化学,使他们有些力不从心。再加上这部分“学困生”一直以来成绩都不好,他们大多自卑心理严重,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也学不会,这样就使他们的成绩会越来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从而在学习上出现一个恶性循环。6 2.懒惰因素 这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愿动手、动脑,经常不做
3、作业或者抄袭应付,仅凭好恶进行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初中化学学习的特点是要求记忆的知识点量多、零散、繁杂,多为相互联系相对较少的知识(如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一些重要的实验现象等),因此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这部分学生的惰性会使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弱,不愿意去背去记,化学成绩则越来越差。 3.缺乏兴趣 这部分学生智力没有问题,就是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这些学生对化学缺乏兴趣,认为化学现象复杂多变,化学的符号繁多而难记,化学反应和计算复杂多变、枯燥无味,
4、因此学习化学的态度消极,敷衍应付,成绩下滑,或干脆放弃不学,这样慢慢成为化学“学困生”。 4.学习方法不当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化学又具有“深”“杂”“混”“特”“散”等特点,因此初中化学的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其他学科。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化学学科的特点,虽然花了不少的时间、精力,但学习方法不对路,对化学概念、原理及方程式只是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这样就造成化学思维方法的缺失,使得学习的知识不系统,知识不能融会贯通,考试成绩也总是上不去,从而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影响了学习化学的情绪,使他们逐渐退步,成为化学“学困生”。6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严重
5、地影响了“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的学习和进步。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对于“学困生”,我们要从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帮他们查找原因,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教育方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1.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困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促进“学困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激发
6、“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1)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和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五颜六色的烟花的产生,鉴别市场上的假冒黄金、银首饰,壮观的钟乳石的形成等。通过化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激发“学困生”对化学的求知欲望。 (2)充分展现化学的学科魅力。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通过五彩缤纷的实验现象、丰富多彩的物质颜色、立体多样的形状和神奇的变化过程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向学生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多运用有趣味、有科学规律的记忆方法。初中化学需要记忆的化学用语和化学概念很多
7、,很多“学困生”6常常埋怨学习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不容易记牢。对于这些难记的内容,如在溶解性表和化合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编写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口诀,帮助“学困生”提高记忆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展示教师魅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如果喜欢或者敬佩某个教师,也会对这个学科产生较大的兴趣。因此加强教师修养,提高教师自身能力,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从而让“学困生”对该教师所执教的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赏识教育,发现闪光点 赏识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奖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个学生都有长有短,“学
8、困生”也不例外。虽然多数“学困生”的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