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

ID:23669219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9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_第1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_第2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_第3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_第4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进入二十一世纪,论文联盟.L.社会竞争逐渐激烈,岗位对于人才的心理素质需求也逐渐提高,然而反观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却呈现出了一些问题,这使得作为培养社会岗位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内容中的重要任务。在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单一性与陈旧性,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因此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了新的心理教育观念积极心理学,视图以积极的心理教育为主导教育方式,构建全新的心理健康体系。[1]  一、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

2、康辅导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进入二十一世纪,论文联盟.L.社会竞争逐渐激烈,岗位对于人才的心理素质需求也逐渐提高,然而反观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却呈现出了一些问题,这使得作为培养社会岗位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内容中的重要任务。在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单一性与陈旧性,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因此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了新的心理教育观念积极心理学,视图以积极的心理教育为主导教育方式,构建全新的心理健康体系。[1]  一、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高职院校是为了向我国各个岗位输送应用型的人才的基地,可以说是

3、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不只关系到自身的心理素质的好坏与否,还关系着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导向。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在这段过渡期,学生面临着过去二十余年最复杂的心理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复杂化,包括着学习、人际交往、感情等方面,会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自卑、压抑等心理,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国家对于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2]  当高职院校的学生刚入学的时候,由于对新环境有着新鲜感,加上学业压力较轻,因此在心理调查中都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一些学生受到环境影响、感情因素、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逐渐呈现出一些心理问

4、题。在通过对北京20所高职院校的500名学生抽查中,有着20%以上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部分学生有着严重的自闭心理,人际交往的可能性为0。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09年有关部门在天津的20所高等院校中调查,因为心理疾病死亡的20例学生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患有重性精神病而自杀。尤其在南开大学退学与自杀的学生中,精神分裂占有70%;天津师范大学自杀的学生中患有抑郁症的有3例,占死亡人数的40%。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我们需要通过多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引导。  二、积极心理学概念提出与界定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5、有着较好的发展,并且有了巨大的成效,但是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逐渐也被人们开始质疑。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由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才使得教育进行发展与完善的3],因此这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披上了功利性功能的外衣。在当前的高校中,对于学生的关注都集中在心理问题上,而忽视对于发展性教育的转变。尽管在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传统的心理学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人们在心理辅导或者心理讲座方面,都是针对已经存在心理障碍的主体,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相偏离。在另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片面化的特点,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面对这

6、种状况,补充传统心理学空白的积极心理学出现了,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好的借鉴与引导作用。  积极心理学是当前新型的心理研究领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新型心理观念,它是借鉴原有的心理观念与实验方法对人类的潜能与美德等主观积极性的方面进行心理研究。一般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普通人,它主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用更加开放的眼光对待生活。在积极心理学界中,认为心理学不只是对于有心理障碍的人群,而论文联盟.L.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与发展的科学。  一般我们所说的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分为三方面:首先,是对于研究主体的主观积极性的体验研究,其中包括有幸福感、乐观主义等,着重

7、对主体的主观幸福感受进行研究,强调人们需要以满足的心态来对待经历的与未经历的,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未来;其次,是对于个人层次的积极研究,分为交往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是个人特质的发展研究;第三,在群体上的积极交流沟通,让研究对象形成一个群体,建立一个积极的系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与消极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除了对其有着批评的意味,也吸收了消极心理学的多数研究途径与方式。对于研究主体来说,积极心理学更注重对人的积极性方面进行挖掘,放大人的优点与价值,对人们的创造能力与潜力进行深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