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

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

ID:23660574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_第1页
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_第2页
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_第3页
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_第4页
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内容提要】十几年来,我在古典文学领域出入于叙事文学和诗学之间,但在各个具体领域都是从最原始可靠的文人写作似乎更多一些对现实社会的精神焦虑。比起说话人借古老的传奇故事宣泄民气来,它的兴趣往往在于考察社会变异如何扭曲和斫丧人性。因而在传统的精神方式和叙事形式的沿与革的张力中,它往往采取嘲讽和调侃的态度。《金瓶梅》头九回不是明目张胆地偷了《水浒传》中“武十回”的情节吗?那位打虎杀嫂的武都头在狮子街酒楼上打死的,不是西门庆而是他的替身,这就成了堂吉诃德把风车当魔鬼来打斗了。在清初的“第一奇书”版中,它进一步把首回改成“西门庆热结十兄弟”,对《三国演义》的“桃

2、园结义”和《水浒传》的“英雄排座次”进行戏拟(parody)。其实,整部《金瓶梅》都在以“情欲与死亡”为母题,对前代的英雄传奇范式进行戏拟,它讲述的不是瓦舍勾栏说书人的古老的传奇梦,而是说书人周围社会被扭曲和泡酥了的市井人情。对于前代章回小说而言,它以变异形态的连续性开始了自己的范式转型。连续性中带有实质价值的变异,乃是创造力的体现。因而颇有些人认为《红楼梦》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是对《金瓶梅》一类世情书和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书的写作范式的创造性变异。但是应该看到,因缘于不同文化生态的这种创造性变异,已经使《金瓶梅》和《红楼梦》成为两种精神类型的代表。《金瓶梅》在人间悲剧中发

3、现了丑,以嘲讽的态度对浮世形态进行渲染。《红楼梦》在人间悲剧中发现了美,对美的毁灭抱着痴情的悲天悯人的同情,进而作了潜哲学的思考。比起非常形而下的《金瓶梅》来,《红楼梦》的深层更富有形而上的忧郁。《红楼梦》第一回曾借石头的话说:“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因此它的叙事策略为之一变,“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它对于《金瓶梅》,始终未置一

4、词。但它对那种千丝万缕而绵密细致的近乎生活原生态的叙事方式,倒也深得三昧,运用得出神入化,而且以“或情或痴或小才”的“几个异样的女子”的笑影泪痕,写出了“贵族中国”的悲剧命运,使人性与诗在其间流光溢彩。精神焦虑的诗化升华,使它直逼神话原型。那块无才补天,幻形入世的石头,那则比“沧海月明珠有泪”还要凄艳的绛珠还泪的神异故事,那个有若大观园折光的梦境中的太虚幻境,都赋予《红楼梦》“人书+天书”的富有潜哲学意义的双重品格,这都是《金瓶梅》的叙事范式难以比拟的。尤其是含在贾宝玉口中的那块“灵玉—顽石”,是异生神话的最后一道灿烂的晚霞。《史记·殷本记》记载简狄行浴,吞玄鸟卵,“因孕

5、生契”。满族的族源神话,据《满州源流考》卷一,长白山之东,“相传三天女浴于池,有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季女含口中,忽已入腹,遂有身。寻产一男,而能言,体貌奇异。及长,天女告以吞朱果之故。因赐之姓曰爱新觉罗,名之曰布库里雍顺”。载入《清史稿·太祖本纪》已是:“始祖布库里雍顺,母曰佛库伦,相传感朱果而孕。”③这些异生神话,都发生在母亲身上,当然由商到清,由鸟卵到朱果,已变得雅了一些。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史诗则带有原始的野性,写玛纳斯降生时一手握油,一手握血,油象征财富,血象征战争。《蒙古秘史》写成吉思汗降生时,右手握着髀石般的血块,这被记入《元史·太祖本纪》,就是“手握凝血如

6、赤石”,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壁画也展现1162年成吉思汗降生时握血块的情景。作为先世当过清内务府包衣,隶籍正白旗的曹氏家族的破落户子弟,曹雪芹笔下的宝玉口衔玉石而生,吸取异生神话的幻想方式,并将之诗化和多义化,从而产生神话与人间、原始与文明、洪荒与繁华的意义碰撞。文化生态的理论,把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生成和发展,都看成具有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的中介关系的运动过程。中介因素的多样性及相互间主导因素的差异性,要求研究者积极地选择和变换对不同研究对象最贴切、最有效的审视角度,尽量避免在外来术语和本土教条的生搬硬套中,使研究对象脱离本位。在这种意义上说,研究者也是鞋匠,他

7、应该为每一部文化经典订做一双合脚的鞋子,让他自然自在地走进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殿堂,找到适合自己身份和特点的座位。这样的工程,就是文化就位工程。三文化通观对文化形式的中介关系进行多方清理,使其本然的深层意义得到现代诠释之后,文化的整体性也就逐渐凸显出来。整体性不是徒作大言的空洞概念,而是一种敏感,一种意识,也呼唤一种形式的表达。整体性作为一种意识,要求对具体的文化成分、文化形式的研究,不能脱离全体的文化本质和文化构成去进行意义的说明,这就是中国思想中关于偏与全的辩证关系。我曾经说过,学术研究要走两步,第一步是无以复加的繁,力求穷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