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630523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9
《中职学生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学生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摘要: 德育模式在一定的德育理论的指导下,经由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逐步成为中职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德育工作具有特殊性,教育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采用刚柔相济的教育手段,逐步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本文结合苏教版德育教学,由中职学生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系统阐述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的形成构造方法。一、中职学生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构筑的必要性1、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的成长时期,其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无法离开后天课堂上的教育和培训。人性
2、是可以塑造的,而中职学生的可塑性主要体现在外在的环境与内在的行为规范。在德育模式构筑的过程中,人性的影响是无法分隔开来的。在德育形成的过程之中,仅靠约束和规范是无法奏效的,还离不开情感自觉地来产生作用,依托于人的意志力和主体价值选择进行自觉构筑,德行的养成注重主体性与正规性的有机统一。 人们每当出现道德行为时,会受到情感的调整,情感同时也对人自身的发展产生大量的驱动作用,并且会随着人自身态度的转变产生下列三种情形:首先是内化,这一点主要指占据主导地位的态度,并且已经逐步成为了人格当中的一部分,
3、同时在产生后往往恒久不变;其次是顺从,这个态度一般是要受到外界因素的支配,也是表面化的,在不具备外因的情况下,也会戛然而止;最后一个阶段是认同,本态度有着过多的情感、情绪化成分,虽从未有比较多的深刻意识,但也显得较为主动化。2、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建构的必然性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常常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够优秀而自暴自弃,自卑的心理严重;与此同时,他们普遍怀疑个人的潜能。当受到赞美时,会暗自狂喜;当受到批评时,自尊心也会受到挫败,感到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并以此丧失进取心,觉得生活无望、前途
4、非常渺茫,平时学习的激情“火炬”无法真正“燃起”,在短期内受到职业教育的冲击和印象,他们也对未来的职业道路不抱有过高的期望,久而久之,会感到非常压抑,对学习生活提不起任何兴趣。对于中职学生的这一系列窘境,必须想方设法用震撼的心灵去引发心灵的感应,用刚柔相济的德育教育去感化他们的心田,使之能切实有效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朝着人生既定的航向奋勇前进。二、中职学生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的开展方法1、强化情感化教育,使德育教育掷地有声 构建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要在课堂上做到“以情渗入”
5、,才能显现出德育教育的魅力,这也是德育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的是“理”,而德育教育强调的是“情”,只有情理的有机结合,才能凸显教育的真正价值。在实践中,教师要持续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情感教育,将德育教育模式融入到平日对话、关怀和随机谈话中,对不一样的类型、不同性格的学生之间采用特定的方式,尤其是要注重情感用于的体现。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为了使中职学生尽快的从自卑、自弃、自闭的心理阴影中解脱出来,更有自信地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为将来职业教育夯实基础,学校的教育应当容纳全
6、部学生的自信,以此构建情感场,进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自信,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针对中职学生心理可能异常脆弱的特点,要构建校园爱心基地,引导和组织广大师生参与到爱心活动中来,学校要开设不同类型的德育教学,运用适当地方式,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德育教学的规定,当中职学生因种种复杂因素而做错事情时,要有组织、有规划、有步骤地组建中职院校与学生双边互助渠道,借由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不同场所的日常表现,观测学生平日的心理变化。当学生们出现一些不良举动或者错误地情感观念时,要以教育关怀为主,提供人
7、性化服务,使其能感受到师长的关心和家庭的关怀,促使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时不会感到陌生和担忧,而是更加朝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摆正心态,勇往直前。 情感性教育包含的方面有很多,教师关键是要下定决心,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当前,中职学生正面临着完成学业与走向就业岗位的双重挑战,他们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心智会逐步走向成熟,教师若不注重德育教学的技巧,则非常难于了解和掌控学生的情感动态。例如,中职学生习惯于用或者MSN聊天,这种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能很好地将面对面不好沟通的话语直观地展示给对方,以获得更强
8、大的心灵共鸣。教师为了更好地融入情感化的德育教育,则完全可以提议学生们经由X络的形式将自身的情感分享给他人。中职住宿学生可定时定期给家人写一封信,把想说的话一一告诉父母长辈,这也十分符合青少年时期的情感要求,加上文字本身所产生的思维空间,增强了学生与家人彼此之间的亲近感。同时,学生们与家人倾诉心里话,谈论个人工作、学习情况,也会受到长辈们的鼓励和鞭策,增强学习的自信力,克服不良心理,看到自身所存在的巨大价值,有利于维护自尊心,体验到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的内涵。 例如,有学生贪玩,学习非常被动,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