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易学与诗学

王安石易学与诗学

ID:23620817

大小:4.75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8-11-09

王安石易学与诗学_第1页
王安石易学与诗学_第2页
王安石易学与诗学_第3页
王安石易学与诗学_第4页
王安石易学与诗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安石易学与诗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8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分类号:I242.3学校代码:10031密级:公开学号:2015110103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王安石易学与诗学学位类型:学术学位院系:文学院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名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唐宋文学与文论学位申请人:华夏指导教师:李瑞卿教授2018年5月27日12OnWangAnshi'sScholarshipontheChangesandthePoetryHuaXia3致谢论文仓促成就,实有缺憾,只期来日追矣。寒暑三易,至此负笈北上求学已逾七载。然视行囊空空,深某之惭也。惟念及读书岁月,三五师友,辱书

2、具感恩意之厚。某天介疏朴,与时不宜。始者徒以好文学而应考二外古代文学系。蒙瑞卿师不我愚而许之徒,诲示勤勤。某常以狂瞽之言,有闻于先生。伏蒙先生不间疏贱,传道解惑,使某可以胸中之言吐之。初,先生教之有三:一学者须讲“师法”,追根溯源,立于先贤之肩而远望。若自诩甚高、行文随意,学不可久矣。二勿厚古薄今,执著原型无大意义,学术体系乃持续建构之过程。三作文不止专注于文辞之事,应有情怀于所研究之对象,国家民族之现状。先生示其文,简洁深邃,自赞为旷世奇作!末了,然恨之,读者或编辑与己二人耳。可叹!可叹!先生之文犹如此,吾文何以有补于世?某常思之。又欲

3、弃之而另择业,心无定所。先生知之,以理慰吾:若欲作文闻名于市井巷末,故事会也,八卦小报也。学者之文,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其用大也,汝子小之也。又曰,行行相通,作文若善,其余何事不可成?窃以为此乃学者迂阔之言,实不信焉。然去年事职贯培,初为人师,虽欲传道受业,而力不足以解惑,惭矣!然后知为人师之难之如此。先生尝谓学者常患时之不遭也。然汝子生此盛世,电灯、暖气、书本,一应具有。又无衣食之累,冷暖之忧,夫复何求?始来读书,无甚基础,辱示其文,然某神智昏昏,十不识一。某之学也,先生诲之。进也,先生奖之。吾作文无自信,师甘辱其名为某发文。又往

4、往有溢美之词,不吝赞美。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师之亲爱我良厚即如此,何可胜道也哉。某虽年轻,然人生多难,与时多舛。常忧痛愁苦,千状万端,不能自胜也。善兴吾师,助我良多。书所不能具耳,心念之。其馀诸师,无事于某职,而抚存教道,如爱亲子弟。凡有疑惑,皆不吝赐教,爱某之心,某实了然。诸不一一。观身与世,如梦幻泡影。得师诲示,得友共进晤语。毕业后不得常从,再见无期,如失所凭。戊戌三月某日,学生华夏记。2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王安石易学的思想渊源、易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易学思想对其诗学观念的影响及审美方法论等问题展开。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分别回顾了

5、前人对王安石易学及诗学的研究,并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了王安石易学的思想渊源,包括其《字说》涉及的易学思想渊源。主要从其家学、师承关系、社会背景及交友情况等方面进行梳理。第三章论述了王安石易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分别从道论、性情说、圣人观及时中观四个方面展开。围绕“道”这一中心,王安石建立了由道、五行、万物等组成的彝伦有序的天道与由圣人和君王、五事、八政、至天下万民的人道同构的宇宙秩序。基于此,王安石论性与情,天地生发万物之性,性因情而自明,有情然后善恶显。此外,王安石十分推崇圣人。圣人叙教天道、因变制法、修身为己,起到了沟通天

6、人的作用。第四章分析了王安石的诗学观念。其诗学观念以文道关系为中心,从重道崇经、提倡经世致用的精神、文的辨析等展开讨论。作文在于以适用为本,故在文道关系上,王氏主张以道为主、文道并重的观念。一方面重视文学内容的充实及现实性,同时也肯定文饰的作用。圣人自然流露出的“文”,向上有根据,向下能适用,是为经典,真正的文与天地圣人相合而不朽。于是天道、人道以及文道就此联系起来。圣人向内道德存养,对外经世致用。前者对应着文的性命道德涵义,指向儒家伦理之文。后者按照原儒对文的理解,重视文治、礼乐教化,提倡以适用为本的功能论。无论是性命道德义还是文治、礼

7、乐教化,都是从文与儒家之道的关系而言,使文具有道用的属性。此外,王安石在文学创作上,主张“因物之性而随之”,神似为主、形神并茂,抓住创作对象特殊的“形”使作品传神自然。万物自天地而生,形即为其散见之神,故万物之性需通过其特殊之“形”得以展现全貌,与天道相符,达到自然传神的审美高度。在自然传神的前提下“因物之性而随之”,王氏主张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同时,他继承发展了欧阳修“穷而后工”说,提出“穷途往往始能文”,在困境中思慕古人、讽咏情性,体现对现实的积极干预。此外,其“穷途”之中也具有一种探其险怪、极于精思的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易学探赜索隐的精

8、神。最后结语部分对王安石易学思想对其诗学观念的影响进行了概括升华。关键词:王安石,易学,诗学,文道关系3ABSTRACTThisdissertationmainlyfocusesonthre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