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沟通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

平等沟通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

ID:23615212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平等沟通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_第1页
平等沟通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_第2页
平等沟通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_第3页
平等沟通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_第4页
平等沟通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等沟通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平等沟通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苏俊杰性别:男年龄:13  班级:八年级六班身体状况:轻度残疾(兔唇)  二、问题行为概述  1.学生方面:  苏某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从外表看上去,除了有点轻度“兔唇”外,具有懵懂少年所特有的腼腆、羞涩,平常上课时他的头总喜欢低着,他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有时见他嘴角抽动,让他回答问题。他的脸憋得通红,嘴里支支吾吾,含糊不清。无论是一段短句还是简单的一个词,别人都听不懂。发言后,他的头埋得更低。苏某是寄宿生,在宿舍里也不爱跟舍友讲话,也反对别人滔滔不绝。在家里,很少跟父母对话。但是,他的书面表达能力处于中等,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的

2、练习时,尽管书写较差,正确率比口头表达好得多,写作水平也居于中游。  2.家长方面:  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学校召开家长会,他一般不参加。他很看重孩子的文化成绩,其他有关孩子的性格、爱好、能力等,他一概不看重。孩子跟他不亲,不跟父母交流,他认为孩子小,长大后懂事了就自然会好的。  三、个案生活背景7  苏某的父亲是本地人,初中文化程度,做瓦工,常年外出打工。母亲是外来妹,小学毕业,织布工人,在当地做工,早出晚归。父母很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吃的、穿的、用的都比其他同学的好。苏某从小由祖母带大,因为年轻人得挣钱,更重要的原因是生活习惯不同,祖母

3、不放心外来妹带孩子。祖母对孙子百依百顺,溺爱有加。苏某从小跟父母不亲,认为只有奶奶疼他。性格内向,在家除了奶奶,基本不跟其他人讲话,偶尔讲话也总是粗声粗气。学校召开家长会,他回去也不吭一声。让他好好地跟父母沟通,他总是说爸爸妈妈不讲理。让他例举他爸妈不讲理的表现,他说他们把他作业撕了(作业太不认真了);说话不算话,没有带他出去玩;只要他的学习成绩,不关心他这个人。  四、个案分析  苏某不愿跟别人交流,说话吐音不清,粗声粗气,在口语表达上问题严重,但其理解能力正常。这是一种口语表达障碍,是语言障碍的一种。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失语言环境  有研究认为语言表达障碍的成因主

4、要与家庭因素有关。美国茨大学医学院的主治医生凯尔曼认为,造成儿童语言表达障碍的原因主要是家庭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家长在家里鼓励孩子说话的机会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每天坐在电视机或电脑前长达数小时。苏某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祖母虽然疼爱,但是她一个人既要照顾孙子,又要料理四五亩农田,在孩子学说话的最佳时间里,没有良好的对话环境。而且,母亲和祖母的语音不同,造成孩子的听觉混淆,不利于建立语言概念。7  2.孩子性格缺陷  由于苏某的嘴唇轻度缺陷,造成他的自卑心理。他在人群聚集的场合,害怕自己的发音不准,引起他人发笑,更怕自己成为大家目光的焦点,让自己的嘴唇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成为别人的笑料。  

5、自卑是个体与人交际时,由于认知歪曲所形成的对自我价值的消极评价,由此而否定自我,鄙视自我。自卑的最大表现就是不够自信,不敢主动地跟外界交流,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喜欢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总认为自己笨嘴笨舌,说的话表述不清,让人见笑。这种长期的消极心理暗示导致苏某在交往中缺乏勇气,缺少自信心。  3.家庭教育不当  苏某跟父母关系不亲、不愿跟父母讲话的原因,一方面是父母忙于打工挣钱,对孩子关心教育较少。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们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不当,祖、父两代人对孩子的要求相差甚远。祖母只关心孩子的吃喝玩乐,而且是有求必应,要星星不给月亮。因为几经周折,娶了一个外来妹媳妇

6、,苏家才得以延续香火,对这个宝贝孙子溺爱之至,养成了孙子的自私、暴躁、懒惰、唯我独尊的性格。而父母虽然自身的文化不高,恨自己生不逢时,由于当年家境贫穷,没能完成求学的愿望,但是他们知道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就将自己未能完成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拼命挣钱,为孩子成长、上学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只要求孩子的学习如他所愿。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偏激一点。孩子不了解家长的苦心,躲进奶奶的庇护伞,与父母的关系渐行渐远。  五、个案辅导策略7  1.提高家长的认识  苏某的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孩子口语问题的严重性,只以为孩子小,不懂事,脾气犟,长大后自然会好好讲话的。家长只担心孩子跟他们的关系疏远,恳求我做好

7、协调工作。我利用家长对我的信任,找来有关口语表达障碍方面的研究资料,让他重视他的孩子的表达障碍问题。例如:西安市儿童医院医生刘京媛对120例儿童的临床诊断(2003)发现:语言表达障碍表现为智力正常,理解能力争正常,说话简单,语言发展缓慢,用词少,不说连贯话,经常用点头、摇头、摆手、眼神等肢体语言及动作,来表达心里需求、认知和意愿。李乐平在《论幼儿园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的现状及教育策略》(2009)中提到:此类患儿多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