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613174
大小:10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融合过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融合过程研究 摘要:通过对在杭州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及其家长、教师的个案访谈发现,外来务工子女长期所处的弱势地位及其在城市学习生活过程中遭受的社会排斥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压力,极易引起社会偏离行为,不但对社会发展形成消极影响,而且可能造成长远的社会危害,影响社会稳定。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出发,注重对外来务工子女社会投资与社会融合,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社会融合;社会排斥;社会偏离;结构压力;发展型社会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065-02 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第一股单
2、独打拼的“民工潮”到现在的家庭化整体化向城市流动,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子女跟随父母迁移到城市。从2009年上半年起,笔者持续对部分公立学校和公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外来务工子女及其家长、教师、同学进行深度访谈。利用定性访谈资料,对研究问题做出分析,以寻求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一、外来务工子女对于成长城市的社会融合意愿 (一)外来务工子女期待从经济上实现与成长城市的社会融合7 社会经济融合是指在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上,与城市主流社会中和自己社会经济背景相同的阶层相比,外来务工人员逐渐达到这个阶层的平均水平或者高于平均水平的过程[1]。对于长期在城市生活的外来务工子女来说,他们以及
3、他们的父母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不但期待通过教育最终改善现有的生活状况,而且期望凭借工作的方式实现对于所在城市在经济上的社会融合。例如,H爸爸:“我希望她以后当医生。职业方面嘛,都还好咯,找工作好找点。其他方面,老师也行”。 (二)外来务工子女期待从制度上实现与成长城市的社会融合 在制度融合过程中,户籍制度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即它将社会上一部分人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2]。影响外来务工子女制度融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与户籍制度相伴随的教育制度。 例如,Z:长大了带父母出去玩,买房子,房价不要这么高,买不起了。以后的生活两个字就好了,幸福。幸福是怎样,我
4、也不知道。 (三)外来务工子女期待从文化上实现与成长城市的社会融合 文化融合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群体的个体们在不断地发生接触以后,其中一个群体或者所有群体的原有文化特征发生变化的现象。”[3]在访谈中可以发现,期待外来务工子女通过考入大学的方式来实现对于成长城市在文化方面的社会融合几乎成为大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及外来务工子女的愿望和理想。 例如,Z妈妈:最好能考上一个本科,这是最低要求了,你能考上一个大学就好了,没有其他的。至于走上社会之后,现在都是自己找工作。 影响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合的三个维度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7 二、外来务
5、工子女在社会融合过程中经历的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是与社会融入相对立的概念,本意是指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或偏见,这种偏见和歧视是“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利,不愿意别的人分享之。”[4] (一)外来务工子女在社会融合过程中经历的结构性的社会排斥 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外来务工子女需要交付高额的“借读费”、“择校费”才能获得与城市人口相同的受教育机会,然而,高额的“借读费”、“择校费”往往让他们不堪重负。 Z妈妈:公办学校,那时候可能刚刚来,她2007年过来的时候,我们也不是太熟,她就读民工学校。然后我们就是说如果她在这边能考上重点高中的话,
6、现在就是有一点什么不好呢,她可能是这种重点高中不收的。就算你这个成绩达到了,它可能也不收你。 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外来务工子女集中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排斥。 H老师:住在石桥的那边比较多,像H她家里住的很小的,她是住在那种农民房下面搭起来的,院子里搭起来的一间房,常年看不见太阳的。因为全部被院子里的房子给挡牢的。一张床是横着、一张竖着,里面是一个厨房,里面有一卫生间。 (二)外来务工子女在社会融合过程中经历的功能性的社会排斥7 根据本次的访谈资料显示,在被访的四个外来务工子女中,只有Y的父母具备大专学历,而其余的三位被访者的父母都普遍文化水平
7、较低,大部分都忙于生计,很难为外来务工子女的文化素质内化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H老师:大部分的孩子我觉得还是学习上面,第一个主动性不够,第二个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非常差的。所以说这方面比较弱了,提高起来就比较困难。你说家长再怎么样(注重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他们几乎是没有的。 三、外来务工子女易引起社会偏离行为的原因 外来务工子女长期所处的弱势地位及其在城市学习生活过程中遭受的社会排斥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压力,极易引起社会偏离行为。长期处于城市边缘,无法通过合法途径来获得资源,难以融入城市,而产生对城市的敌视,使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