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过程与方法,实施数学化教学

注重过程与方法,实施数学化教学

ID:23609531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注重过程与方法,实施数学化教学_第1页
注重过程与方法,实施数学化教学_第2页
注重过程与方法,实施数学化教学_第3页
注重过程与方法,实施数学化教学_第4页
注重过程与方法,实施数学化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重过程与方法,实施数学化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注重过程与方法,实施数学化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实施数学化教学。以情境为基础,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纽带,思维为核心,提供充足的学生操作和建构活动的时空,还学生数学思考的时间。数学教学既要源于数学现实,又要升华数学现实。  关键词:情境;思维;升华;数学化  一、课堂上偏重解释传授结论,忽视探究过程的结论式教学还占据一定地位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几年了,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还没有深刻领会新课标理念,没有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严重的缺失。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对“过程”严重忽

2、视的问题。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的结论式教学还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以学生记忆知识结论的多少为主要目标,来应付考试。在课堂上没有必要的情景创设,不关注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重要定理、公式、法则等新知的推导没有留给学生思考、想象、探索的过程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偏重于对结论的解释和整理,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5  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先预习书上讲的内容知道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上课时就给出些数字,让学生

3、用书上给出的特征进行判断对不对。对了,就让学生记住这些特征进行反复做题练习就行了。本来两课时完成的内容一课时就把它完成了。这样的教学,缺少了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忽视了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只是注重了结论的解释和应用,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训练,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自己得出结论,要有发现的过程。又比如有人老师在上质数和合数时,学生在知道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后,让学生看书上100以内的质数表,把这些质数记住,结果学生死记硬背,做题时经常出错,这样的教学也是不可取的。  二、教学中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实

4、施数学化教学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人们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以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仅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包括这

5、些结果的形成过程。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应把数学教学作为一个活动去组织有关的学习。事实上,当一个学生毕业若干年后,也许会遗忘掉曾经学过的若干数学概念、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但是他所经历的数学过程却使他能够以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思考和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5  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强调让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猜测等探索、发现性的思维活动,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同样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数学化教学过程

6、的主要策略  (一)以情境为基础,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的过程。这样,通过“同化”与“改造重组”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将使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让学

7、生在情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可以创设一个比赛激趣的情境,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算:9×37+9×6331×8+29×8  第二组算:9×(37+63)(31+29)×8统计计算结果后,评出胜负,征求学生意见:有什么想法吗?如果有异议,则进行第二轮比赛:第一组:(40+4)×25125×(8+80)第二组:4×25+8×25(62+38)×8再次启发学生思考:你们(第一组)为什么总是输?有没有办法赢呢?这时教师再说: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规律,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乘法分配律”5,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

8、究它。这样创设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兴趣倍增,为后面的探究做好了准备。  (二)以问题为纽带,思维为核心,提供充足的学生操作和建构活动的时空,还学生数学思考的时间  皮亚杰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是由感知动作开始的,活动、操作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