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604824
大小:7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09
《对风俗内涵的着意开掘——中唐乐府的新思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风俗内涵的着意开掘——中唐乐府的新思路【内容提要】由于创作和采集两方面的原因,乐府诗与风俗形成了一种复杂矛盾的关系,并因此造成了乐府诗题与内容疏离。这种状况直到中唐才发生了根本变化。作为乐府诗史上的高峰之一,着力挖掘诗题蕴含的风俗内容,是中唐乐府诗革新的重要思路。以张籍、王建为代表的中唐诗人,往往并不仅仅满足于详尽地描述风俗本身,还力图展示出主人公的民俗心理,以精到的心理描写发展、深化了汉乐府的叙事艺术。【关键词】中唐乐府诗风俗心理乐府诗共有两个来源,既包括两汉至南北朝由当时的乐府机关所采集或编制用来入乐的歌诗,也包括文人的拟作,而拟作的篇什则并不一定可以入乐。早在魏晋时期,曹植、陆机等人
2、所作的乐府诗就已经不完全合乐,此后,文人乐府诗由于逐渐失去了音乐的依藉和旧的体裁形式,已不可能以入乐歌唱为创作目的,慢慢变得与古体诗无甚大异,这样就只能依靠题意、题材和主题等来维持自身的独立性。因此,如果说汉乐府的特点是重音乐,那么从魏晋时期起,文人拟乐府的特点便是重文辞和意义,每当掀起一次文人乐府诗的高潮,都是由于在文辞和意义上有了新的突破。作为乐府诗史上的高峰之一,中唐乐府诗也不例外。中唐乐府诗在意义的开拓上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仔细推究其思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尽可能地挖掘诗题里所蕴含的风俗内容,而这点却往往被历代研究者所忽视。中唐前,乐府诗与风俗之间的关系既密切又松散。众所周知,乐
3、府诗很早便与风俗结下了不解之缘。《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云:“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从这条材料看,似乎乐府直至汉武帝时才出现(这也确实误导过不少研究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1977年在陕西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编钟上,便有秦篆刻写的“乐府”二字,虽不能就此断言秦代已设立乐府,但《史记·乐书》和《汉书·礼乐志》都明文记载了汉惠帝时设有乐府的史实。然而在乐府发展史上,汉武帝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但大大扩充了乐府的规模与职能,还下诏进行了广泛的民歌采集,由此形成了乐府诗的第一次高潮。《汉书》卷三《艺文志》云:“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
4、,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可见相当一部分乐府诗之所以被采集,与观风察政有直接的关系。然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特点决定了汉乐府中的反映社会生活之作往往是针对某一有代表性的具体事件的褒贬,它所反映的主要是社会心理,而对于社会心理形而下的表现形式——风俗本身的描写常常并不深入,有的甚至几乎看不到风俗的影子;而汉代统治者观风采谣的主要目的又在于考察郡守的政绩和民间的风化,所以注意的焦点在民众之哀乐,对风俗本身也无太大兴趣。创作和采集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乐府诗与风俗形成了一种复杂矛盾的关系,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目的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疏离。而汉代作为乐府诗史上的第一个繁盛期,无疑会垂范
5、后世,为以后的乐府诗定下基调。汉代统治者本着“观风俗,知厚薄”的目的采集的歌谣里尚且很少有深入细致地描绘风俗之作,六朝为满足宫廷娱乐的需要而采集的诗歌离风俗更远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文人乐府诗也难免越来越偏离风俗,唯在辞藻和手法上争奇斗胜。《蔡宽夫诗话》云:“齐、梁以来,文人喜为乐府词,然沿袭之久,往往失其命题本意。”①明代朱承爵《存余堂诗话》亦云:“古乐府命题,俱有主意,后之作者,直当因其事用其题始得。往往借名,不求其原,则失之矣。”②其实,即便在汉魏六朝新制的乐府诗中,这种情形也时有发生。例如《乌夜啼》之命名,本出于“乌啼则有喜”的民间信仰,但在中唐以前的作品里,却全然看不
6、到这种民间信仰的影子,哀切的乌啼声只充当了衬托幽闺愁绪的工具,例如现存最早的梁简文帝所作的《乌夜啼》:绿草庭中望明月,碧玉堂里对金铺。鸣弦拨捩发初异,挑琴欲吹众曲殊。不疑三足朝含影,直言九子夜相呼。羞言独眠枕下泪,托道单栖城上乌。可以说是从产生伊始就已经失去了其命题的本意。还有些作品干脆撇开“乌夜啼”这个无足轻重的点缀,单书艳情,内容与《子夜歌》、《懊侬歌》毫无二致,如《乐府诗集》卷四七《乌夜啼八曲》其一、其八:歌舞诸少年,娉婷无种迹。菖蒲花可怜,闻名不曾识。巴陵三江口,芦荻齐如麻。执手与欢别,痛切当奈何。连命题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的《乌夜啼》在中唐以前尚且与风俗内涵了无关涉,六朝其它新出现的
7、乐府诗题目与内容的疏离就更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不少作品单看题目似乎与风俗颇有瓜葛,但具体内容却大大不然。以《估客乐》为例:从题目本身看,当是吟咏商人生活之作,但在中唐以前,《估客乐》以及同一题材的《贾客词》等,却一向被用来抒发爱情与别绪,如: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释宝月《估客乐二首》其一)五两开船头,长樯发新浦。悬知岸上人,遥振江中鼓。(庾信《贾客词》)对商人生活描写得最细致的也不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