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593524
大小:6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09
《当代中国中产阶级认同现状探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代中国中产阶级认同现状探析一 问题的提出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少部分人作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迅速致富,这部分新富的人群,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中产阶级。当然,中国目前的所谓中产阶级与国外那个经过充分工业化后出现的中产阶级显然不能同日而语。社会学者刘玉能指出,中国的中产阶级(MiddleClass)又称中产阶层或中间阶级,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并非指马克思主义就所有制关系意义上的阶级,而是指社会上具有相近的自我评价、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特征的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阶层1。 不论人们对其如何称谓,中国出现了新兴的社会阶层──这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中产阶级的日益发展壮大,其自身对
2、社会身份产生了朦胧的意识与诉求。但是,由于国内对中产阶级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关注点也仅限于中产阶层的来源、构成、规模、行为特征和发展前景等问题2,对于主观层面的意识、认同等问题,很少有人涉及。事实上,判断一个社会阶级是否已经形成,其中重要一条就是阶级意识的存在。美国学者山特斯(RichardCenters)早在1949年,就开始使用主观自我阶级认定的方法,来探讨美国的社会结构3,中国对当代中国中产阶级认同研究的忽视,无疑是一种缺憾。 “认同”(identity)一词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same)。它两个含义,第一,同一性,即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独特性,它表现
3、为在时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4。“认同”揭示了“相似”(similarity)与“差别”(difference)的关系。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人们的认同是由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所构成的连续统5。自我认同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的感知”6。社会认同则是有关某个群体的共同认同,它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群体成员相信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某些共同性和相似特征。群体的相似性总是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差异性相伴而存在的。只有通过界定这种差别,相似性才能被识别。 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阶级一词在年龄稍长的一些人那里是很忌讳的,似乎一谈阶级,立刻就回到了“划阶级,讲成分
4、”的年代。因此,尽管许多人虽然认识到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均等是一种客观事实,但对于社会阶层的存在与否仍然不置可否。特别是在中产阶级认同问题上,他们的反应更是茫然。人们无法对中产阶级加以具体界定,只是朦胧感觉那是“有房有车”的一族。“有房有车”的人们,却不认为自己已经迈入中产阶级行列,他们目光投向的是那些身价百万、千万的老板,在他们的观念中,打工者还算不上中产阶级。 由此可见,相对于中产阶级崛起的速度,人们的认同显然是滞后的。当前社会大众对中产阶级的认识呈现出多样化和片面化。多样化表现在,人们对中产阶级划分标准非常散乱,尚未形成一个理性的、大致的看法。片面化表现在,人们对中产阶级的看法集
5、中在经济收入层面上,少部分人观察到了中产阶级们生活方式的差别,对于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人们几乎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对于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意识具有能动性,它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东西方的历史实践均表明,并非“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必然导致“一定的经济社会结构、一定的社会力量对比”,意识形态同样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王思睿认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既是民族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也是阶级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7目前中国中产阶级认同的滞后与局限势必会影响中产阶级的健康发展,由此,对当代中国中产阶级认同现状进行研究就显得迫
6、在眉睫了。二 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社会认同 2004年3-5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五大城市的居民展开了一次关于“中产阶层生存与发展”的问卷调查,“认同”是其中一个专案。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法,有效样本3,038个。问卷的资料统计采用SPSS11.0。(一)研究的样本结构 1、样本的性别分布:男性样本数为1503,占有效样本的49.5%;女性为1535,占50.5%。 2、样本的年龄分布:19岁以下的样本数为223,占有效样本的7.3%;20-29岁为921,占30.3%;30-39岁为547,占18.0%;40-49岁为493,占16.2%;
7、50-59岁为435,占14.3%;60岁及以上为404,占13.3%;此外,另有15人拒绝回答,占0.5%。 3、样本的城市分布:北京样本数为606,占有效样本的19.9%;上海为604,占19.9%;广州为603,占19.8%;武汉为608,占20.0%;南京为617,占20.3%。 从问卷调查的样本结构来看,不论是性别分布、年龄分布,还是城市分布,都是比较理想的,没有出现什么极端情况。(二)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社会认同现状 根据邓肯(OtisDu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