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586581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如何将美育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将美育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作为思想性和综合性都较强的学科,其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偏重智育,现在的新课标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并重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学开始呼吁德育和美育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美育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利用人格魅力渗透德育美育在教学活动中,相比其他学科教师语文教师会更多地触及到人、人性道德、伦理、情感和性格。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教师在课堂上的衣着发型要符合自己的性格气质和职业特点。教师在着装上要特别注意一
2、定要整洁大方,在自然庄重中透露出时代气息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板书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要展示课堂教学中的板书美。好的板书不但能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调节学生心境,还能给学生以美的艺术享受。备课时,教师要构思好板书的结构,在课堂上将条理清晰、工整规范的板书展现给学生。课堂上的肢体语言也是教师传递情感信息的艺术,每一个手势、每一种眼神、每一副表情都传递着不同的情感。二、通过情感熏陶的方法渗透德育众所周知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本、观点、思想的表达和抒发,语文课文当然也不例外,教师可巧妙利用文章所具备的这种特质,积极在课堂创设相应的情感情境,通过情感熏陶法对学生进行德育上的渗透。但由于小学生知识
3、的贪乏、阅历的短浅、时代的隔膜、年龄的差异、心理的障碍等诸多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到很多制约,很难企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微妙之处。也由于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等特征,因而从作者的情感到学生体验到其情感,其问不可缺少“中介”。其“中介”即是教师情感的“投入”和“映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进入“角色”,积极“投入”,与作者悲欢与共,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巨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心灵上的净化。三、在情景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川名胜的散文、游记、古诗等。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总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导语、视频、
4、图片和结束语等,以此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利用课件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介绍小兴安岭的物产,告诉学生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和很多名胜古迹。这样的导入唤起了学生想尽快了解袓国这神奇山水景色的愿望,迫不及待地想翻书读课文,情绪高昂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在谈学习体会时,学生们纷纷发言,为我们的袓国有这样的美景而感到自豪。四、通过发现汉字美,渗透品德教育在教学生书写“溪”字的时候,发现,孩子们课后经常将“溪”字右下部份错写成“小”字,并且屡次讲评效果都不明显。这次教写这个字,我先提问:有哪位同学告诉老师,小溪里的水最终流向哪里
5、?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流向大海。此时,我在同学们的回答中,用白粉笔将“溪”字下面的“大”字补上。然后我接着提问:大海之所以叫大海,他什么大?同学们思索片刻,回答我:小溪,小河里的水都流向大海,水很多,所以说是大海。我顺势补充:对,还有江里的水,湖里的水,都流向大海,说明大海的容量大,胸怀大。说完,我用红粉笔再次填充“大”字,并指着“溪”字说:希望大家记住溪字的同时,也记住要做一个像小溪一样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人,也像大海一样胸怀宽广能纳百川的人。之后练写“溪”字。从学生作业的反馈来看,正确率百分之一百。比上一年的效果有明显的进步。在以前的汉字教学中我多采用注音、组词,解释字义,在解释字义时往往
6、拘泥于字典词典上的注释。而忽略了中国汉字本身在形上的特点:形义结合、形声结合,更忽略汉字本身蕴涵的智慧,这些智慧往往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字义,把汉字记得很牢也是一份难得的德育资源。汉字教学中的德育是一种无言的教育艺术。我们在进行德育的时候,很多时候总是说教成分比较多,比较空洞,各种要求、各种不允许铺天盖地,可这些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思考,也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显得比较苍白。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利用语文课程丰富的德育资源,隐藏自己的教育意图,仅仅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反思,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同时化有形为无形,不露教育痕迹,使学生易于接受,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五、通过阅读渗透德育美育古语有言
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加深文章理解方面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力量,教师可通过阅读教学加强对德育的渗透,我们这里所指的阅读主要涵盖两方面一方面是课内阅读;一方面是课外阅读,下面我们就一一进行阐述。首先是课内阅读,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内容,科学合理安排阅读形式和方法。就拿《月光曲》这篇课文来说,文章本身并没有刻意描写琴声、节奏及旋律,但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通过语调由舒缓、柔和、快速、强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