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

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

ID:23579075

大小:7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_第1页
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_第2页
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_第3页
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_第4页
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张晓兵(肇东市第一医院黑龙江肇东151100)【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选取2015年3月〜12只收治的感染性腹泻住院患者43例便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感染性腹泻粪便,检出致病菌18株,其中贺氐菌属16株,肠炎沙门氏菌1株,绿脓杆菌1例。结论:腹泻病原菌种类繁多,实验室不可能对所有可能引起腹泻的病原菌都进行培养。为保证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对患者进行腹泻病原菌常规培养。【关键词】感染性腹泻;分离培养技术;药物感试验技术【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78-02肠道细菌学实验室主要从事临床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诊断,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一个功能单元。在国内各级医院,肠道细菌学实验室或隶属于检验科的临床微生物室,或隶属于感染病科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实验室。不论属于哪种模式,都必须符合临床实验室管理的基木要求和拥有肠道细菌检验的基木技术。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性腹泻住院患者43例,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10〜80岁,平均年龄42岁。腹泻每日3〜10次,一至数日不等。便为稀水样便,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多有发热,

3、体温38〜40°C1.2方法1.2.1分离培养技术使用滤膜技术,直接在非选择性琼脂平板上放置灭菌的0.65μm孔径大小的醋酸纤维素滤膜。将10〜15滴粪便悬液置于滤膜上,在35〜37°C平板培养1小吋。取下滤膜,将平板在微需氧条件下,37°C培养过夜(每毫升粪便悬液菌落数〉105才采用此方法)。此方法不如直接培养法敏感。采用可替代的弯曲菌平板37°C或42°C培养过夜。无血培养基Preston配方炭粉、头孢唑林、脱氧胆酸钠琼脂。用不含头孢噻吩的培养基,37%培养7天。1.2.2药物敏感试验技术常用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奋纸片扩散法、稀释法和E试验法。1.2.2.

4、1纸片扩散法该法由Kirby和Bauer建立,故又称K-B法。将细菌涂布在琼脂平板上,再贴上含一定量抗菌药物的药敏纸片,经35°C培养后量取纸片周围的抑菌圈直径,当该直径人于等于敏感限吋为敏感,当该直径小于等于耐药限吋为耐药,直径在敏感限和耐药限之间时为中介。某药的药敏试验结果为敏感吋,临床上可考虑选用为抗感染治疗药物,耐药吋临床不能应用[1]。中介是试验设定的一个缓冲区,防止因试验的微小误差而造成结果解释决然相反的严重错误。另外,当某药药敏试验为中介吋,如果能够提高该药的用药剂量(如p-内酰胺类),或感染部位该药物浓度很高(如喹诺酮类在尿中),在没奋其他更好的选择时该药

5、亦可选用。纸片扩散法的优点是结果直观和易于理解,但是,纸片扩散法无定量结果,对于慢生长菌和扩散慢的药物不适用。1.2.2.2稀释法将抗菌药物用肉汤培养基或琼脂培养基进行倍比稀释,然后接种试验菌,经35°C培养,以内眼未见细菌生长的药物最小浓度判定为最小抑菌浓度。根据稀释介质的不同,又分为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根据培养基用量的不同又分为宏量稀释法和微量稀释法。稀释法没奋纸片法药敏试验简单、方便,测定结果是一个浓度值,尽管可根据MIC值的判断标准判断敏感、耐药和中介,但仍需要奋经验的临床医师或检验医师根据临床情况加以分析和解释[2】。MIC的测定是药敏试验的标准方法,其结果

6、准确可靠。当药物剂量必须严格监控吋,纸片法不适用(如对于慢生长菌)吋,纸片法结果需要进一步证实吋,感染菌对无毒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或中介需要大剂量进行治疗吋,某些药物在尿或某个组织中浓度较高常规剂量可能奏效吋,这些吋候,常常需要MIC的测定结果来帮助进行分析和判断。1.2.2.3E试验(Etest):又称浓度梯度纸条扩散法MIC测定。本法融合了纸片法操作简单和稀释法可给出定量结果的优点,不仅可用于一般细菌的MIC测定,还可用于一些慢生长菌、厌氧菌和真菌。1.结果对急性感染性腹泻粪便,检出致病菌18株,其中贺氏菌属16株,肠炎沙门氏菌1株,绿脓杆菌1例。2.讨论

7、腹泻病原菌常规培养腹泻病原菌种类繁多,实验室不可能对所冇可能引起腹泻的病原菌都进行培养。为保证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对患者进行腹泻病原菌常规培养,包括沙门菌、志贺菌、气单胞菌、邻单胞菌、弧菌,也包括可引起菌群失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酵母菌。粪便标本至少应接种XLD(或SS)、EMB(或MAC或中国蓝)等培养基,必要吋加血平皿。例如,血平皿+SS+MAC用于粪便常规培养。肠道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应注意如下几点:SS培养基对部分志贺菌冇抑制作用。常用的肠道选择性培养基(如SS等)对气单胞菌、邻单胞菌有抑制作用,初次分离吋应接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