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语文诗词中“月”的意象

浅论高中语文诗词中“月”的意象

ID:23577797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9

浅论高中语文诗词中“月”的意象_第1页
浅论高中语文诗词中“月”的意象_第2页
浅论高中语文诗词中“月”的意象_第3页
浅论高中语文诗词中“月”的意象_第4页
浅论高中语文诗词中“月”的意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高中语文诗词中“月”的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高中语文诗词中“月”的意象月亮应该是夜空中除了星星之外最引人注意的景物了。皓月当空,当人们仰望苍穹之时,总会引发无尽的遐想与感慨。正所谓:“月圆像画,月缺是诗。”回忆我们中学学过的古诗文,会发现,古今中外无数的诗人、文学家都曾用自己的诗词作品诵咏过“月”这一意象,“月”这一意象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归纳之后就会发现,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古典诗、词约有40余篇,(主要集中在第三册与第五册)而其中涉及“月”这一意象的诗句共有20多句,篇目约占到总数的一半。这还不算其它现代文中引用过的有关月的诗句。以下是课本中出现过的有关“月”的诗句:古体诗:日月忽

2、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明明如月,何时可啜?月明里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我欲困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每每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有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3、)格律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人生如梦,一尊还酹将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江夔《扬州慢》)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以上诗句说明,“月”的

4、反复出现应该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月亮经过一代代文人雅士的修饰润色,形成了它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美学意义,月亮作为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的自然景物,为什么会备受文人雅士青睐呢?“月意象”的介入参与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进行深入地分析:(一)高中语文诗歌中“月”的特点:首先,我们先看一看“月”作为自然物象的一般特点,阅读一些课文中的诗词我们会发现,诗人笔下的月的形状或是圆润的或是弯弯的,月光或是皎洁或是朦胧。她们融入感情之后变为意象,这些意象组织在一起,往往就营造或烘托出一种优美、宁静、朦胧的意境。这就是“月”这一意象

5、的第一个特点。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等一些美好的神话流传,说明人们一直把月当作美好的景物来描写。因此文人笔下的月无一不是优美而耐人寻味的。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这就鲜明地营造出一个秋日的傍晚,一明月为背景的一副和谐、宁静的生活画面。又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李白是非常喜欢写月的诗人之一,据统计,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提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李白最爱月,李白之死,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在这首诗中,只写“半轮月”,这就引发人联想青山吐月的优美

6、意境,以及另外半轮月会如何美丽,再加上对月影的描写,虽然月色明朗,但仍不失朦胧的意境。其实,不仅古人爱这样写月,现当代作家也爱把月写得优美而朦胧,这一类最典型的代表要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次,在从意象分析到意境这一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月”往往与“秋”相连。古诗文中出现月的诗句很多,而出现月时有秋相伴的诗句同样很多。前人特别喜欢把秋季与月联系起来,他们所描绘的月亮很多都是秋季夜空中的月亮——“秋月”。比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柳永《雨霖铃》)也是秋日夜晚离别时的月。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表层现象,也许是人们爱把秋季与萧条、哀愁联系在一起的缘故吧,就像刘禹锡说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再加上月可寄托深邃得感情,所以往往写月、写秋的诗词都离不开愁苦的情绪,这才是表层现象后的深刻内涵。这就牵扯到“月”这一意象的第三个特点。再次,“月”往往与“愁”相连。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诗词中的意象之所以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是与写作时的内心感受紧密相连的。“月”这一意象也不例外,也许是因为月亮的皎洁与朦胧可以映衬文人不平的内心,所以诗人们喜欢对月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正所谓见景生情

8、;那么写月的诗文也就大多蒙上了一层孤寂、凄惨、哀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