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563417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及其与血脂异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及其与血脂异常【关键词】高血压;粥样硬化;超声检查;血脂;老年人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率及其与血脂的关系,以选择强化降脂对象尽早干预治疗,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方法对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血脂分析。结果83.8%(134/160)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有AS,其中有38.1%(51/134)血脂正常。160例中血脂正常63例,其中AS的检出率为81.0%(51/63)。结论老年高血压血脂正常者中有较高比例的颈动脉AS,可采用颈动脉B超检出并对其进行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 [关键词]
2、高血压;粥样硬化;超声检查;血脂;老年人 脑梗死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病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AS)并狭窄,及时检出颈动脉AS并对其进行干预,对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对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B超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随机抽取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间在我院住内科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高血压的诊断符合1999年Hz,椎动脉改用频率为7.5MHz的探头,固定一人操作。患者空腹,平静浅呼吸状态下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头保持正中位。
3、测量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内径及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等参数,观察上述各血管内膜有无斑块及其斑块回声。诊断标准[1]:IMT<1.0mm为正常;IMT≥1.0mm为增厚;IMT≥1.5mm并向血管腔内凸出,则确定为斑块形成。斑块定义为局限性回声结构凸出管腔,厚度≥1.3mm。斑块回声增强伴声影为硬斑,中等回声或低回声不伴声影为软斑,混合声团为混合斑块。测量内径及流速时最少测5个连续的多谱勒频谱,取平均值。根据颈动脉B超检查结果,按颈总动脉IMT及颈部动脉内有无斑块形成,进行分组。 1.3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0.0统
4、计软件包处理,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法。 2结果 2.1颈动脉AS检出率160例颈动脉超声检查134例有AS(83.8%);其中有51例(38.1%)血脂正常。160例中血脂正常63例,其中AS的检出率为81.0%(51/63)。按颈总动脉IMT及颈部血管内有无斑块形成,分为3组。(1)IMT正常(<1.0mm)伴斑块形成组34例,年龄60~83岁,平均(67±6.2)岁。其中见硬斑形成16例,年龄61~78岁,平均(63.2±6.1)岁;见有软斑或软硬斑或混合斑18例,年龄60~83岁,平均(71±5.2)岁。(2)IMT
5、增厚(1.0~1.9mm)伴斑块形成组100例,年龄60~86岁,平均(70.4±6.1)岁;其中见硬斑形成48例,年龄60~82岁,平均(69.5±5.8)岁;见有软斑或软硬斑或混合斑52例,年龄61~86岁,平均(71.3±5.7)岁。(3)IMT正常且未见斑块组26例,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7.8±5.5)岁。 2.23组颈动脉B超和血脂水平比较3组颈动脉B超结果和血脂值见表1。3组间年龄和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中血脂异常者97人,占60.6%。颈动脉B超见各类斑块134人,占83.8%,在这类患者中51例血脂正常,占该类
6、38.1%。在检出有软斑、软硬斑或混合斑的70例中有32例血脂正常,占该类45.7%。在血脂正常63人中检出有斑块者51例,检出率为81.0%。160例病人中吸烟人数43人,占26.9%。尿酸增高53人,占29.1%,人数均不超过三分之一。 表13组颈动脉B超结果和血脂水平比较(略) 3讨论 本研究观察到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AS检出率较高,占所有检测者的83.8%。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粥样斑块和(或)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之一[2],而且能作为心血管患病和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3],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规检测颈动脉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最近研究显示,A
7、S的发生发展除高血脂外还与多种因素有关。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在人主动脉硬化斑块血管平滑肌细胞(SMC)中有Endoglin(CD105)表达,而正常主动脉SMC中则无[4]。CD40-CD40L[5]、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s)[6]、清道夫受体[7]、脂联素[8]、低镁[9]、低铁[10]、高尿酸[11]、巨噬细胞、炎症等在动脉粥样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血浆标志物有许多,如细胞黏附分子、P选择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炎症反应物、组织因子、细胞因子(TF)、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CD4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