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福利形成根源与改革策略

户籍福利形成根源与改革策略

ID:23563315

大小:7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8

户籍福利形成根源与改革策略_第1页
户籍福利形成根源与改革策略_第2页
户籍福利形成根源与改革策略_第3页
户籍福利形成根源与改革策略_第4页
户籍福利形成根源与改革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户籍福利形成根源与改革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户籍福利形成根源与改革策略[提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将乡村现代化转型提上日程,在存关乡村治理的研究中,村庄秩序的作用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目前我国的乡村秩序尚未成熟,各乡村发展差异大,乡村秩序的现代化转型与组织结构变迁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历史上传统的乡村秩序,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剖析整合当下改革转型中的乡村秩序现状,在分析当代村庄几种类型现状及存在问题后,从多方面对秉构现代农村秩序提出建议。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宂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

2、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乡村秩序;现代化转型:演变本文为广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课题:“乡村秩序的现代化转型与组织结构变迁(编号:152204)”研究成果之一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7年5月5日引言社??秩序,简单来讲,就是“社会得以聚结在一起的方式”。社会秩序的来源是社会实践。“治理得当”与“暴乱无序”是中国古代对社会秩序情况的相关解释,而在外国,相关政治家则用“社会契约论

3、”来表述社会秩序。根据结构分析法的定义,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社会秩序是由价值内核、社会规则和社会权威三种基本要素在交互作用中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而有机生成的系统整体。其中,价值内核渗透于其他要素中发挥统摄性作用,社会规则规定社会秩序的具体内容,社会权威则是社会秩序生成与存续的现实性主导力量。在乡村范围内的社会权威在互相磨合中形成的乡村秩序整合模式。我们通常将以下情况界定为乡村区域内的权威:国家权威、经济权威、社会权威、文化权威等。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步伐中,中国的乡村秩序也随着时代在变化。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国的乡

4、村秩序现代化与组织结构变迁。本文旨在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下,概述历史上乡村秩序的发展并探究其格局演变,然后进一步探讨当代村庄转型现状,最后提出重构现代乡村秩序的对策与建议。一、中国乡村秩序格局演变当前中国的乡村秩序是古代乡村社会历经多年变迁,延续至今的结果。因此,要想分析乡村秩序的现状以及对以后乡村社会的规划,那就要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前的乡村秩序格局,在此阶段,对此演变轨迹进行考察研究。(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乡村秩序格局。自夏商时期,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就已开始了维系自身发展的村庄内生秩序,而此

5、时中央集权对村庄的约束小。在这时期,中国的治理以“官民共治”为特征。正如“皇权不下县”,从中央到县是归皇权管制,而县以下的乡村,则由乡村自己治理。后乡村秩序又经历了周朝的乡遂制度和井田制度、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元朝的里甲制度和村社制度以及清朝的保甲制度。而这一系列的制度却未对乡村始终使自己治理自己这一情况发生本质性改变。中央政府只是从表面上统领着乡村,而乡村实际上则是走着自己的一套管理系统。造成这种情况的本质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即自给自足各自独立封闭的生活方式。这种独立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国家

6、财政干预的成本上升,但为村庄内生秩序的发展和权威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的乡村秩序格局。19世纪末,乡村秩序格局开始松散,国家行政权力加强了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国家行政权力慢慢渗透于乡村社会。其原因有二:一是村庄自身演变而致。村庄内生秩序是依靠村民自己选定的执行人,这就决定了村庄内生秩序的非制度性。而在村庄中随着族长乡绅或地方名流等财富的增加,他们会慢慢向城市转移,导致村庄内生秩序的执行人从村庄中脱离;二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国家行政权力为了进一步加强,于是进一步将自己的势力

7、范围扩展到乡村。清政府的保甲制度,拉开了中国乡村社会被国家集权嵌入的序幕。晚清时期晚清政府对乡村社会的行政干预,表明中国国家现代化的开始,在晚清中央集权的背景下,晚清政府无法借助农村基层组织向农村渗透,当清王朝被推翻以后,任何一届政府要实现现代化,都必然要努力改造农村基层组织系统,否则新政府同样无法获得进行现代化努力所必需的经济、社会乃至于合法性资源。20世纪上半期,村庄内部秩序,口益被国家政权渗透。乡村秩序被国家政权渗透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00年至国民政府实施‘阎邻制’的1929年,这一阶

8、段国家政权力图改变村庄中宗族权力结构,并削弱宗族权威在村庄治理中的地位;第二阶段自1929年至日本侵略军在占领区开始推行大乡制的1941年,这期间国民政府也力争改变以宗族划分为基础的乡村政治体制;第三阶段则是1941年以后,在日伪政权强力推行下,大乡制基本取代自然村落制。”国家对农村的剥削进一步加重,基本完成对乡村的行政嵌入。但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非但对乡村秩序的整合没有起到帮助作用,还破坏Y乡村秩序的自身秩序。其原因是有三: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