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来龙去脉

简谈《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来龙去脉

ID:23554485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9

简谈《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来龙去脉_第1页
简谈《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来龙去脉_第2页
简谈《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来龙去脉_第3页
简谈《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来龙去脉_第4页
简谈《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来龙去脉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来龙去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来龙去脉导读:《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来龙去脉是一篇属于草案和环境的论文开题报告模式,免费分享给每一位正在论文写作的学生们阅读参考。健全环保法律体系,构建完善的环境政策法制体系,是促进国民经济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修改《环境保护法》是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探索环境司法保障机制、推动环保行政法规进程的重要基础.自2011年全国人大环资委启动《环境保护法》修改工作以来,环保修法即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目前,《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结束征求意见,方意见反馈较多,相关层而正进行汇总.明确和强化《环境保护法》基本法地位,用法律手段约束政府行为,从立

2、法层面强化环境监管、完善违法惩戒机制,保障公民环境权、健全环保社会监督的法律机制等成为《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几大焦点问题.相关部门当快完成《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基本原则和制度,推进环境法治建设,提升法律地位和权威,保障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文孙佑海当前,《环境保护法》修改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现将本次修改涉及的背景、难点、目前进展和下一步工作方向做简要梳理,以期为社会界积极参与修改《环境保护法》提供参考.《环境保护法》修改概况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环境保护法(试行)》,日开始试行.试行法实施十年来,我国一些地

3、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和治理,但全国来看,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问题仍然相当严重.此背景下,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正式的《环境保护法》.根据时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曲格平1989年10月25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作的说明,这次立法的重点环境监督管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排放污染物许证制度和诉讼时效四个方面.当时的法律起草者还建议将该法升格为国家的基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但由于种主客观原限,这一想法未能成为现实.本次修改的历史背景和简要过程《环境保护法》确立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评价、三时等一

4、系列基本制度,对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领域特点,相继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30余部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使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基本形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法》存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通过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从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到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6年间全国人大代表共2353人次以及台湾、海

5、南代表团等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达75件.十一届全国人大环资委从2008年到2010年开展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后评估工作.根据后评估成果,认为编纂环境保护法典是长期任务,当前首先应当处理环境保护主要法律制度与相关法律衔接的问题.据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意将《环境保护法》有关条文修改纳入法律清理的后续工作,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2011年,全国人大环资委启动了《环境保护法》条文修改工作,成立了专门的修改组,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由全国人大环资委2012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作说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

6、正案(草案)》.初审稿对现行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本次条文修改的主要内容有:一是调整篇章结构,突出强调政府责任与监督二是修改总则,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将环境保护政策有机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中三是完善环境管理基本制度,包括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制度、完善环境监测制度、衔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跨行政区污染防治制度四是补充总量控制制度,完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具体措施,包括规定总量控制制度、完善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五是进一步明确企业责任,完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制度,包括进一步明确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对的规定六是强化监督检查措施,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责任,包括政府对排污单位的

7、监督、公众对政府和排污单位的监督、上级政府机关对下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发挥人大监督作用等.此外,对应上述条文修改,与其他单项污染防治法律责任相衔接,完善了法律责任部分,重点补充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和国家工作人员法律责任的规定.围绕本次修改有关方面的主要分歧启动修改与不启动修改的分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认为修改的时机熟.2009年6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作了关于法律清理工作的说明,其中指出,《环境保护法》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