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河南洛阳性奴案-对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尴尬处境的深思

研究河南洛阳性奴案-对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尴尬处境的深思

ID:23549076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8

研究河南洛阳性奴案-对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尴尬处境的深思_第1页
研究河南洛阳性奴案-对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尴尬处境的深思_第2页
研究河南洛阳性奴案-对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尴尬处境的深思_第3页
研究河南洛阳性奴案-对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尴尬处境的深思_第4页
研究河南洛阳性奴案-对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尴尬处境的深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河南洛阳性奴案-对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尴尬处境的深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河南洛阳性奴案:对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尴尬处境的深思河南洛阳性奴案:对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尴尬处境的深思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河南洛阳性奴案:对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尴尬处境的深思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舆论监督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自2009年以来,国家行政过分干预新闻舆论监督的事件数见不鲜,当代舆论监督处境日渐窘迫。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出发,旨在探讨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目前状况及其成因,从而提出让新闻舆论监督脱离当前尴尬处境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媒体新闻舆论监督言论自由司法行政部门  简介:郑若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级本科生。  1009-0592(20

2、12)05-176-02    一、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概述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理由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这是人们在当前社会制河南洛阳性奴案:对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尴尬处境的深思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度下对新闻舆论监督所下的定义。  二、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基础与目前状况  (一)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基础  在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执政

3、党所推行的一项方针政策,更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在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中,新闻舆论监督,除了与监督权有关外,还与公民的言论自由、知情权密切相关。当中,与新闻舆论监督最为密切的,应该莫过于是《宪法》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根据学者们对宪法的研究,其包含主要有“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体获得和传播国内外信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的重大事务、国家工作人员实行监督,尊重和保护新闻记者采访、报道和反映真实情况的权利”以及“公民有权获取知识,参加娱乐,满足文化生活的需要”三个方面,此外,还体现在

4、由“政治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自我知情权”三个内容。  (二)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目前状况  健康的新闻舆论监督体系的简历和良性的运转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自1987年被十三大正式确认,舆论监督就被视为一种公开地对党政权力进行监督的形式。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一直处于一种“家长式管教”的状况之下。“舆论监督”似乎变成了“监督舆论”。近年来,因为“舆论监督”而被“监督舆论”的事件层出不穷——从2009年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因不满女记者对案件的追问公然夺取录音笔,到2010年伊春接连发生采访空难的记者被叫嚣着“抓的就是记者”的扣留,再到《经济

5、观察报》的记者仇子明因披露上市公司交易内幕而被X上通缉,以及河南洛阳性奴案中的南都报记者纪许光在下榻酒店被质问“侵犯国家机密”……这些看似为了不让媒体过多渲染未定事实的举动,背后的实质却是行使国家公权力的司法行政部门漠视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妨碍新闻舆论监督,从而导致作为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主体地位的缺失,最终使舆论力量从社会监督变为政府的施政资源,让政府与新闻舆论监督成为两个截然的对立面,新闻舆论监督的窘迫目前状况自此而成。  三、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窘境成因  (一)我国尚未有完整的管理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  当前,赋予新闻舆论监督以合法地位的仅有宪法中的4条规定,以及可以称

6、之为“零碎”的一些条列、办法、规定等非正式部门法规,而没有真正能够规范与保护新闻舆论监督的《新闻法》和《记者法》。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宪法只能给予新闻舆论监督的根本依据,不能对实际操作进行确切指导;非正式部门法规因其的法律位阶相对过低,容易被司法行政部门以高位阶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排挤,从而导致媒体处于劣势地位,进而使言论自由成为监督言论,最终让新闻舆论自由不能实现。  (二)新闻媒体自身的缺陷  新闻舆论监督影响广、反应快、震动大的特点,同时存在着媒体恶性竞争、中央和地方新闻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新闻中立性不足等理由,导致了新闻媒体自身公布的信息稍有不慎就会对社会造成误导或者恐慌(

7、譬如此前福建南平杀童案),从而影响到司法行政活动的正常进行与社会公权力的正常行使。故不少年轻的法学家认为“司法执法机关的活动还是应与社会舆论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不能过多地强调社会舆论对审判机关的司法活动的监督。”因为在法律、行政在推行的时候需要专门的技术,过多强调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会导致“外行领导内行”;而作为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意民心之表现的社会舆论倾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这种不确定性与流动性会减低国家公权力的公信力;更重要的是,能引起社会舆论的事件常常涉及到的是政治性的、道德性的理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