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

也谈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

ID:23521209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也谈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_第1页
也谈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_第2页
也谈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_第3页
也谈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_第4页
也谈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也谈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也谈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  学生步入高中,大多都觉得物理一下子变难了,有些初中物理“尖子生”也不例外.如何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笔者认为要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就必须分析学生物理学习出现了怎样的困难,高中物理有哪些地方跨度大,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最近发展区出发,给学生搭好脚手架,顺学而导,才能实现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    1初高中学习跨度诊断    1.1知识内容本身的跨度大    纵观初、高中物理教材,有些高中的知识内容在初中阶段处于次重要位置或是要求较低,导致学生步入高中,因为缺乏知识基础,导致学习跨度大. 

2、   例如,初中功的概念,初中为W=FL,到了高中,功的计算式为W=FLcosθ,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对于变力做功如何计算,有什么方法,这对于学生有难度,加上高中力数量的变多,学生还要理解合力做功和分力做功的关系,以及功和能的关系,知识的要求比初中高出了很多.6    1.2知识内容呈现的抽象度增加    就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来看,初中物理知识的表达大多形象直观,语言通俗易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不大.步入高中,物理知识大多用符号表征,抽象度大大加深.    例如,初中的电学中“电压”这个概念,到了高中有电压、电势、电势差、电势能,这一系列相关概念,而

3、且相当抽象.    1.3习题的内隐性知识增多    高中物理习题与初中物理习题相比,内隐性知识明显增多,需要学生有更细腻的思维,而学生往往由于思维习惯上的缺失,对这些内隐性知识注意力不够,形成盲区,导致解题出现错误,多次失败引发习得性无助现象.    2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理论基础    分析学生在学习初、高中物理知识时存在的上述“痛点”6,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起点脱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了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学应注重物理实际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的生活和原有物理经验出发调动学生记忆表象,注重抽象物理知识“螺旋式”上升.  

4、  2.1最近发展区原则    “最近发展区”概念是由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描述的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是一种学生处于过渡状态的心理机能.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情境,或是预设巧妙的问题来激起学生认知上的激烈冲突,从原有的认知出发寻找新的认知平衡状态.    2.2概念“再创造”原则    物理概念的学习在于“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其主要目的是要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在活动中建构物理知识,并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合理性、必然性.教师不能只重视知识的单向传递,要使每个学生都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多维度地创造,

5、给学生“再创造”的机会,才能使概念获得真正的自我建构.    3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实践策略    3.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能够主动地学习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物理知识在学习前如果能够在生活中能够找到原型,那么这种直观的感受能够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知识更为全面的了解,探究兴趣度也会增加,物理思维也必然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例如:在进行“惯性”的教学中,可设置这样的物理情景引入课题:一天,小明同学在大街上快速行走,不小心一脚踩在一

6、块西瓜皮上,小明同学立即向后倒下;而小张同学在进行长跑训练时,当他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脚被地面上的土块给绊了一下,整个人立即向前摔倒.请问:这两位同学为什么会摔倒在地上呢?让同学们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小明同学是向后摔倒,而小张同学是向前摔倒的呢?这样的生活事例可能有的同学就经历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大家都有着切身的体会,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激起同学们去讨论、去探究.像这种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物理情境,能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有亲切感,从而激发他们在学习时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6  要

7、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应注重从生活情境中抽象物理模型、创设问题情境,如:排球比赛时,当排球被扣后,排球的运动就可简化为物体的平抛运动;乒乓球比赛时,乒乓球的运动就可简化为抛体运动;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可用来创设运动学的相关物理情景,用来学习运动学的有关概念、运动规律以及“追赶”问题;“水流星”模型、“过山车”可用来创设有关圆周运动的物理情景,用来进行圆周运动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如以洗衣机脱水时创设“离心现象”的教学模型;再如利用家用电器如:空调、冰箱、彩电、微波炉等都与物理知识有关,也都可用来创设物理情境.    3.2提高思维可视化程度,发

8、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缺乏直观感受,是学生感觉物理难学的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