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学词学句(一)4》教学教案

《识字学词学句(一)4》教学教案

ID:23513564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识字学词学句(一)4》教学教案_第1页
《识字学词学句(一)4》教学教案_第2页
《识字学词学句(一)4》教学教案_第3页
《识字学词学句(一)4》教学教案_第4页
《识字学词学句(一)4》教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识字学词学句(一)4》教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识字学词学句(一)4》教学教案!《识字学词学句(一)4》教学设计之一佚名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学习14个生字,在学习中初步感知会意字的组字规律,边学习边总结识字规律。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把会意字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大家都特别喜欢猜谜语,老师下面说两个谜语,看你是否能猜出是什么字?(1)把火盖住是一个什么字?(灭)(2)一人躺在树桩下休息?(休)老师边说边把“灭”、“休”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师问:一人躺在树桩下休息。为什么是“休”字呢?请大家观看课

2、件。看后,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字叫会意字。二、学生自学生字1、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本课字、词、句,注意把字音读准确。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最好,相互纠正字音。3、看看本课的生字有什么特点,请大家说一说。你能不能想象一下这些生字的由来?三、小组学习1、4人为一组,组长带着组员读生字。2、分析字形,组词,说句。四、小组汇报结果教师设计形式如下:1、会意字识字(1)学生可以边说边演示“灭”字的由来:着火了,人们急中生智把一个东西盖在火上,火就灭了。这就是“火”的由来。“尘”字的由来:小土一般肉眼都

3、看不见,落下来就是尘土。“歪”字的由来:不正就是歪。所以把身子不正的人或不正的物品都称为歪。“信”:人们把要说的话写纸上,通过邮局送到对方的手里,就是信。“休”:一个人躺在树桩下休息,就是“休”。讲解了这5个字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这些字都与古人造字的道理分不开,这些字我们给他起一个名字——叫会意字。有的同学会问了什么是会意字——会意,是我国古代造字法的一种,把两个以上的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意义的造字法。会意字就是利用“会意”的方法所造的字。(2)谁说一说在学习时怎

4、样记住会意字?(只要我们根据字理去想,就会记得又快又好)2、品字结构的字请你再看一看下面的4个字(品、晶、众、森)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这4个字都是由一个相同的熟字组成的。(1)你是如何记忆这类字的?“众”:一人为人,两人为从,3人为众。众是人多的意思,比如群众、观众、都是说有很多人。(2)这个同学在学习时,不仅学习了一个“众”字,还把这个字的组成告诉大家,还为我们分析了这个字的意思。谁还能像他一样,分析其它的字?“品”:一个口我们一般说尝一尝,3个人坐在一起喝茶,我们一般叫品茶。所以“品”字有3个

5、口。“晶”:一个太阳就够亮的,3个太阳放在一起,就是亮晶晶的。“森”:一个木是一棵树,很多的树在一起,远远望去就是一大片森林。(3)记忆这些字可以编顺口溜如:一木木,二木林,三木森,林火焚;一日旦,二日昌,三日晶,日月明;小土尘,小大尖,竹毛笔黑土墨……3、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甘、甜、舌“的?(1)“舌“是独体字,舌头在人的嘴里,所以古代的古,上面加一撇,就是舌头的舌。还可以用猜谜的形式记忆:千人一口。谜底——舌。(2)“甘”:草字头,小横连,表示的是嘴,一横,表示的是一样甜的东西含在嘴里舍不得咽下

6、去。甘还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3)“甜”字的由来:味道一般是用舌头尝出来的,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用舌头一尝,是甜的。因为甘是甜的意思,所以“舌、甘”为“甜”。4、其它字的记忆方法(1)“亮”:可以用换一部分的方法,用高字的上半部分,加上秃宝盖,再加上几个的几,合起来就是“亮晶晶”的“亮”。(2)“息”:自己的“自”加上“心”就是“息”;自己的心放松,就是休息。还可以用猜谜的方法记忆:身残心不残。身去掉下半部分,加上心就是“休息”的“息”。(当学生说字形有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五、复习巩固1、

7、老师说字理,同学回答对应的生字。2、一个同学说字理,大家猜是哪个字。3、同学说字理,老师猜生字。六、认识“防、糖、演、束、鼓”五个生字七、朗读句子1、大家已经掌握了生字,请你自己读一读句子,看有什么不懂?2、小组里互相解决问题,小组里仍然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可能会有“品茶”、“甜菜”不理解。品茶:喝茶,仔细辨别茶的好坏。如:我爷爷可会品茶了。甜菜:一种草本植物,根可以制糖。北方主要用甜菜制糖。3、自己读句子,看谁读的正确。4、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八、学习造句1、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