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简谈廖美琳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廖美琳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简谈廖美琳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导读:廖美琳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 “治病救人,解除病痛,挽救生命,这不是医生对患者的恩赐,也不是医生对患者发的慈悲之心,而是医生不可推卸的义务。” 医患关系紧张,无疑是这次江廖美琳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整理提供,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苏省“两会”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医患之痛再引关注的时候,记者专访上海市胸科医院教授廖美琳,听听这位从医50年的70多岁老医生的肺腑之言和真知灼见。初见廖教授,深绿色的毛衣搭一条便裤,留着微卷的短
2、发,脸色有些疲惫但笑容非常温暖,完全看不出这是位年逾古稀的老人。 医患之间应相互信任 很多时候,医患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与包容,比什么都重要。 廖美琳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患者投诉某大医院的一位医生,说那位医生“在整个接诊过程中,没有抬头好好看我一眼,居然就把处方开出来了”。院方查看病历,发现医生记录了病人的主诉要点,用药也对症,从诊断病情到处方都是正确的,这说明医生是认真负责的。可为什么病人要投诉他呢?就是因为医生“没有好好看我一眼”。医生“好好看一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注
3、视了患者,患者才会感受到同情、温馨和关爱。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沟通就得以完成。医患之间,就有了融洽相处的根基。 有一件事使廖美琳感触颇深。她说,记得很多年前我看过一个结核病人,当时,他在医院里是出了名的难伺候。他从不按点按时吃饭,发脾气时就乱砸病房里的东西。你跟他讲“该吃饭了”,他马上顶一句:“我就不吃,你怎么样?”有时候,他甚至会将痰杯往你身上泼。那时候我虽然很生气,但从不在他面前表露,要自我制约。后来医院有一次开病房晨会,有人提出这个人已住院一个多月,该让他出院治疗了。我在会上就说:“不行,他再难伺候,可病没好。病没
4、好就不能让他出院。”结果过了两天,他不知为何对所有医务人员的态度都变了,变得非常亲切、和善。出院时,他说一定要找我说说话,我倒有点怕了。后来才知道他听说了我在病房晨会上的表态。临走时,他一个劲儿向我们医生道歉说:“对不起,我这个病人,从前对你们太过分了。” 通过这件事廖美琳觉得,无论多么精良的医术,如果缺少了对他人苦难的关怀,就会失去人性的温暖。 医患之间关系特殊 医患之间本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关系,患者在患病后到医生处寻求帮助,而医生凭借着医术济世救人,实现着自己的价值,他们之间可以说是“互惠”。所以自古有云,
5、患者于医者而言就是“衣食父母”。 1957年,22岁的廖美琳走上了医生岗位,并且一做就是50年。第一次为病人服务,第一次为病人打针,第一次为病人量血压,第一次真正和病人相处在一起……那一年,确实学到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对自我价值的定位、对医生职业的信念、对待病人的态度,还有后来工作中的一些良好习惯等,也都是在那时初步形成的。 廖美琳说,无论何时,医生都应把患者的健康需要摆在自己一切工作的首位;无论何时,抢救患者对医生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使命。 至今她还牢记着带教医师当时对她说的话,治病救人,解除病痛,挽救生命,这不是
6、医生对患者的恩赐,也不是医生对患者发的慈悲之心,而是医生不可推卸的义务。所以,从做实习医生开始,廖美琳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巡查病房,白大褂的口袋里一定要带个听诊器。不为别的,只是方便随时检查患者的心肺功能。可就这么个小小的听筒,却常常能换来患者感激的微笑和放心的眼神。然而这个带听诊器的习惯,现在不少年轻医生却怎么也培养不起来。有的医生查病房,什么都没准备,进去就问患者:“今天感觉好不好?”“好。”他便觉得无话可说了。 廖美琳认为,查病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了解患者病情的好坏,找出对疾病诊治的关键点。 面对工作中应如
7、何对待患者的理由。廖美琳说,我和患者说话,有一个意愿:注意做到让患者心里舒服,其实就是一种沟通。偶尔我的情绪也会因一些事情的影响而焦躁,但看门诊的时候,会尽量有意识地制约情绪,用柔和的语言对待患者,解释病情。看门诊时,我总看得很慢,一个上午以10个人为限。因为我要复查患者所有的胸片CT和资料,还要和他们交流、谈心。我认为医生看病,不能贪多求快,不能把看门诊当作“救门诊”,不能病情没摸清就匆匆忙忙下药方。 医患之痛,结果没有赢家 近年来,医患纠纷乃至医患暴力日益增加,已成为困扰各级医疗部门和患者的重要理由。据中华
8、医院管理学会的最新调查,目前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或其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患者或其家属因不满医院和医生的治疗而打医生的事件,我们也常听说。对此,廖美琳表示,听到这些恶性事件,很痛心。这表明了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凸显出医生执业环境之差。前不久,我在报纸上看到福建中医学院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