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研究

ID:23492793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研究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研究_第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研究_第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研究_第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研究宗雯沈玥武昌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摘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主流和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传之己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大面积被遗忘、遭破坏、趋消失的严重威胁。荆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汉绣己如风凰涅槃,浴火重生,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非物质汉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木文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内涵、传承的必要性,以高校为载体,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让其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关键词:非物质文化

2、教育传承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杰出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文明标志与精神支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它不仅有益于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而且还有益于增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提高中华文化的整体软实力。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与传统农耕文明相

3、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所淹没的危险。人们越来越担心,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而不断地消失,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不远的将来将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关注木土化问题,关注人类自己生存的根系,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问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从一个陌生的名词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0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形式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冋吋也是一个对民

4、族生存精神、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的过程。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精神家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传统技艺、艺术精品资源,是幵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更是教育年轻一代正确地为人处事、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鲜活生动地了解历史文化,从而增加民族自豪感。所以说非物

5、质文化可以熏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二、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文化主流和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传之既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大面积被遗忘、遭损坏、趋消失的严重威胁。地方高校奋责任、有义务承枳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和保护工作。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历史使命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的资源大国,不冋的地域有着不冋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地域历史与文化的重

6、要见证和载体。然而在经济强势和文化式微的宏观背景下,面对开放多元的生存环境,那些主要靠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某些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由于老艺人的离世而不断地消亡,乃至成为绝响。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非遗的保护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区域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学校是一个教育、文化的中心,每个学校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它不仅是某一特定精神文化的品牌标志,而且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努力发挥非物

7、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构建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和迫切要求。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教育服务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势所必然。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进入中国教育体系。各地教育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的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也是当仁不让。高校汇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