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环境人口容量教学设计

第三节 环境人口容量教学设计

ID:23455981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第三节   环境人口容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三节   环境人口容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三节   环境人口容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三节   环境人口容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三节   环境人口容量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节 环境人口容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环境人口容量教学设计!第三节环境人口容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等概念.并结合我国实例,了解计划生育的意义。2.理解影响环境人口的因素,及估计方法掌握全球及中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能力目标:学会用发展,综合分析观点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分析及预测。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人口.资源.环境教育,明白控制人口提高素质是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学重点: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及其估计教学难点: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结合实例,启发归纳总结教具: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1.人口再生产2.人口与

2、环境关系,人口数量对环境的影响。导入:随着人口的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口给环境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那么我们的地球能承受得起吗?地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这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第三节环境人口容量一.环境人口容量导学思考题:1.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背景?2.什么叫环境人口容量?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主要有哪些?学生讨论,归纳,并结合实例问:1.为什么要提出环境人口容量这一概念?学生思考回答归纳: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背景:人口快速增长,资源紧张,环境问题.人类生存空间萎缩,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日趋突出。自然环境承受力越来越大,于是提出….

3、.问2.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启发归纳:简言之,环境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国或其他国的资源,智力,科技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主义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问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主要有哪些?与环境人口容量有何关系呢?引导启发,归纳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如:土地.淡水源.能源等。科技:人类获得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地区开放程度:封闭与开放,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人口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即物质生活消费,同时包括文化精神生活消费,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

4、境人口容量越小。还有社会分配制度。承转:我们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全球应该有多大的人口容量较为合适呢?二.环境人口容量估计导学思考:1.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特点?怎样理解?2.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三种观点如何评价?有何借鉴意义?3.如何估计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怎样正确理解?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设问1.环境人口容量有何特点?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归纳:1.不确定性_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断变化。2.相对确定性__一定历史时期内,资源总量,技术水平等因素相对稳定变化不大.正因为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

5、稳定性,因此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在实际中怎样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评估呢?在实际中往往选取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2.合理容量:地区最适宜人口。承转:在环境人口容量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估计方法不一样,其结果也不一样,例:对全球环境人口容量估计就存在几种不同观点。问2.存在哪些观点呢?怎样正确看待?或对三种观点作正确评价?学生讨论,回答:看P11图1.61.悲观者2.乐观者3.介于二者之间的观点:100亿左右4.正确评价:人类发展史上,每一个时期应该有各自的环境人口容量,即当时科技水平条件下所能容纳最大人口数,但

6、人类人口数从未达到过最高人口容量,也不会达到自然环境最高人口容量,因为科技水平在提高,新科技能提供更广阔未来,同时人类对环境认识加深,能主动调节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世界人口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人口增长对环境负面影响相当大,对人类的发展也有害的。三.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问: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怎样估计的?其容量为多大?目前是否达到?未达到是不是就不用控制人口增长?为什么?小结:1.这里16亿主要是基于土地承载力而估计出来的,并不完全等同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因为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如土地承载力)作为环

7、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2.虽未达到最高值,但是我国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练习:1.人口与耕地矛盾突出2.人口与水资源矛盾问:你认为怎样解决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nb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