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思考 【摘要】文化使生命延续,探索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灵魂既艰辛有充满了魅力。这恰恰是我的选择。汉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影响外国学生汉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巨大的合理性内核,能为当今世界提供优秀的文化资源;弘扬中国文化,有助于树立中国国际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信息;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一、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汉语语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它的理解和运用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和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中国文化,不仅有助于增
2、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维护国家文化利益,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正是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它强调以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为前提,整合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以适应外国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创造汉语学习和文化理解的机会,进而促进语言文化传播,实现语言和文化共同发展。 二、汉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6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且最能体现时代和社会变化的一个要素,因而不仅受到文化的制约,而且词语中的文化信息也能生动地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在
3、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时候,如果对中国的文化背景知识不甚了解,忽视了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交际上的障碍.因此要想使学生顺利完成交际,就必须在教学中把语言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重视文化教学,让学生注意词语中文化信息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1.色彩背后的涵义 色彩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世界上有无数的色彩并各有其特点。不过,因为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等的不同,两者之间有更多的不同之处。此外,它也被生动地反映在语言中,了解色彩的内涵是我们的基本研究之一。 颜色词的出现是语言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在中西方文化中红色是基本颜色,因为人类文化的
4、一般特性,红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方中有很多相似之处。 红色象征着喜庆、欢乐和吉利。当然也有的国家把它视为暴力、血腥。 2.特色词语的不对应 英美人早上见面说Goodmorning和中国人早上见面说“你早”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汉语中,中性的抽象打招呼的话比较少。只要张口就讲比较具体的事。汉语中“你早”的意思是你起得比较早,而Goodmornin则表示一种祝愿。 3.汉字本身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汉字蕴含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6 例如“武”字,止戈为武,“武’‘的目的不是好勇斗狠,不是穷兵黩武,而是作为一种武力的震慑来制止战争。再如”谐“字,有人说人人都能说
5、话,具有言论的自由,建言的权利,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 4.新年中讨吉利的汉字和汉字的谐音文化 喜,福。顺。财,贵等这都是人们喜欢和追求的。人们把喜字写成禧,喜喜(双喜),其中都有吉字,是为了表示重视和强调。在财,贵字中都有贝(钱)字。而且,春节贴“福”字倒着贴,取“福到了”之意。吃黏米年糕,取“年年增高”之意。年画上画个大胖小子抱个大鲤鱼,取年年有余之意。婚礼上讨喜庆的的汉字和汉字的谐音文化。中国人结婚要贴红双喜字。有人在新婚夫妇被褥下面放枣,栗子,花生等物,取“早立子”,“花着生”的意思。 5.汉字的避讳文化 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所谓避讳就是对
6、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在书面上不能写,口头上不能说。比如秦始皇姓赢,名政,于是“政”字不能说,与“政”同音的字也不能说,所以人们把“正月”(zhèngyuè)读成zhēngyuè。汉高祖刘邦因他的名字叫“邦”,所以秦朝时称“国家”为“邦家”,自汉朝改为“国家”,此词一直沿用至今。 6.春节、清明之类的词语本身就蕴含这丰富的传统文化6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
7、、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 三、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的思考 1.目标定位,构建体系 如果把历史、现状、未来作为思考路径,那么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即以“培养语言能力为基础,以传播中国文化为旨归”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目标;以价值性、针对性、客观性、多元性为选择标准,以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价值观、影响语言理解和运用的文化、中国基本国情文化、
8、中国特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