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ID:23435562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_第1页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_第2页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初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摘要:物理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学科,同样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和解题思路。习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够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物理教学;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教学中,传授课本知识使学生对物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掌握和理解,对于习题的解答则是对知识的一个运用过程。想要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物理知识,习题是重要手段。而对于习题的讲解则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晰明确的理解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成为物理教学的中重点。  一、初中物理解题中存在的问题 

2、 1、对于概念、规律的内容、表达式认识理解不正确,导致一些概念性的错误  (1)基本概念不清引起的错误  物理试题中通产把一些知识放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干扰,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原理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有时候就学生就会产生错误  例如:坐在疾驰的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些物体作为的参照物?()  A.火车轨道B.轨道两侧的树C.迎面过来的火车D.车厢座位5  此题很多学生因对参照物的概念没有理解透彻造成选择错误,忽略了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自己呈现的静止或者运动的状态也就不同。  (2)物理规律的理解和使用不当引起错误  例如:对于同一物体,由p=m?v可知  A质量越大,体

3、积越小,物质密度越大B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C密度与质量成正比D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许多同学会选A,就是由于没有注意到同一物体,没有考虑物理意义。  2、审题不仔细导致物理错误  在审题过程中,许多同学不能仔细清楚的阅读题目和选项,忽视了题目提出的问题,或者对于题目漏读或者多读了字,导致对整道题的理解出现错误。对于题中给出的多余条件不能很好的去除,不能将题中的隐含条件读出等,都会造成错误的产生。  3、思维定势导致错误  不少同学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利用惯性思维对试题进行选择,还有不少同学对将实验中的直观印象或者是对公式进行生搬硬套,受到老师教学知识的影响,这些思维定式都会导致解题时出现错误。  

4、4、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不足产生错误  物理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考察都很重要,在阅读、计算、理论联系实际上的不足,都会影响学生的解题。阅读能力不够,使学生在审题过程当中,不能对试题进行很好的把握,不能进行全面的认识,不能正确的处理一些信息。计算能力不足,导致计算错误等等,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在解题中出现大大小小的失误。[1]5  5、一些学习习惯上的缺馅造成解题中的失误  许多同学在学习习惯上有很大的不足,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将当前面临的试题与曾经做过的试题进行等同,直接将记忆中的答案或者方法进行应用,不进行思考,造成答案错误。在对物理题进行分析时,没有养成画图习惯,进行主观的想象,造成对试题的判断错误。

5、在画图解答的过程中,没有对物理符号进行明确的标注,造成分不清哪个符号对应哪个数字,使解题出现困难。  二、物理教学中培养解题能力  1、对于简单的习题不能简单的教学  简单的习题一般是指那些直接套用公式解答的题,对于简单的问题不能够一带而过,这些简单的问题一般都是需要学生明确解题的格式,套用的公式和涉及的物理量符号,单位以及意义。在教学中,要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检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将这些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在做题中才能够合理运用。对于同以类型的题,要进行不断地变换条件、变换数字,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2]  2、对于综合习题的教学要层层深入分解,对学

6、生思路进行引导  综合题由简单题发展而来,但是又不是简单题的叠加。在讲解综合题的解答过程中,要发现其中简单题中间的关联,理清思路,找准解题的关键,从而步步深入,实现解题的目的。5  例如:某扬水站每天需将2000立方米的水送到21米高的储水池里,如果由一台离心式水泵完成,水泵每天能工作6个小时,问这台水泵的功率是多少千瓦?  解题时就可以将题分为简单的三道就算提进行考虑,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得出结果。  ①2000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重是多少?  ②把2000立方米的水送到21米高的地方需要做多少功?  ③如果水泵工作6小时,水泵的功率是多大?  从而引导学生讨论,如果题中没有问水泵的功

7、率是多少瓦?还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哪些问题?求出哪些物理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将一题进行多变,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抬高学生的接退能力。  3、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现象同物理知识结合到一起,例如:估算你身高的体积等,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引入到教学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解题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