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机遇 迎挑战

抓机遇 迎挑战

ID:23420465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抓机遇 迎挑战_第1页
抓机遇 迎挑战_第2页
抓机遇 迎挑战_第3页
抓机遇 迎挑战_第4页
抓机遇 迎挑战_第5页
资源描述:

《抓机遇 迎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抓机遇迎挑战  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如何研究新课改,探索新路子,解决新问题,完成蜕变,实现飞跃,是历史赋予我们教研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带着这份厚重,作为一名历史教研员,为了让我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推上一个新阶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方面坚持了以下原则。  1.坚持基础性与多样性的原则  基础性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首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科主干知识,也是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点知识;其次是与此有关的拓展知识;再次是学生从学习过程、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中获取的知识。  教学坚持多样性的原则:一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包括课堂模式、

2、授课手段、内容安排等。二是思维方法的开放性,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放飞学生的思维,杜绝一言堂,反对教学专制。三是知识版本的复合性。我们应对不同版本教科书对某一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有所了解,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四是解决问题的灵活性,选择正确的方法后,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学中应力戒填鸭式,多提供材料、情景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选择,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5  基本知识是我们教学的知识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运用基本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基本技能得以培养和提升,这三项哪一个环节也不能弱化。  2

3、.坚持时代性与创新性原则  我们要重视课标中所渗透的先进教育理念,教材中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情景、新视角等。为此,教学中要做到:第一,重新审视教材。结合课标,对于每单元每一节的内容,就其指导思想、知识目标、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要重新审视,推敲教材所选知识点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主编的选材意图,挖掘教材“新”的信息。第二,全面、彻底地完成教材中每个栏目的教学任务,包括课文中的一些史料、小知识的了解,课后的知识链接、解析与探究,综合探究课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于社会重大问题必须重点关注,特别是人类历

4、史发展过程中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第四,充分运用教材中能够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素材,正确导向,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有效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充分发挥历史教材的特有功能,第一,利用教材提供的教育素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二,利用历史的基本史实,依据科学的价值标准,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有关历史问题和观点进行质疑,批判与探究,学会分析,辨别真伪,摈其恶,扬其善,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第三,挖掘教材中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树立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第四,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审

5、视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尊的品质,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我们教学的理想境界。5  3.坚持针对性与实效性原则  提高课堂效益,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基本保障。对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教学进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反对“一鼓作气”的急躁冒进教风,要时间服从质量。二是课标与教材的关系。以课标为依据,适度拓展知识范围。45分钟的课堂活动中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时间的分配大致是教师点拨5―10分钟,学生自学或讨论10―20分钟,师生交流5―10分钟。三是

6、题海战术与精练精讲的关系。做精题,做好题,惠及学生,解放自己,要控制试题的总体难度。  4.坚持能力立意原则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要做到:第一,认真落实课标中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凡是课标中提出的“认识”、“分析”、“探讨”、“说明”、“理解”等要求,要重点讲授。对学生而言,这是学习的难点,也是其提高能力的关键点;对教师而言,这是授课的重点,也是其精彩点;对未来的会考而言,这是内容的必考点,也是其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的标志点。不仅让学生理解其概念,更要掌握“认识”、“分析”、“探讨”等的方法和途径,要事无巨细。第二,课标中“教学活动

7、建议”一栏,要认真阅读,并按照其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教学实践。第三,要运用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科学地完成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任务。  为了使每位教师都能以一个全新的角色,投身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充分展示新课改风貌。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五个必须”:  1.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  2.必须树立全新的学生观。5  3.必须从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关注学习的过程。  4.必须从封闭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5.必须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几年的教学改革,我们的体会是深刻的:  第一,教学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二,教育

8、教学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学科研,任何教学改革,如果没有科研为先导,那将是无源之水。  第三,课题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