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就在诗画中

童趣就在诗画中

ID:23414424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童趣就在诗画中_第1页
童趣就在诗画中_第2页
童趣就在诗画中_第3页
童趣就在诗画中_第4页
童趣就在诗画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童趣就在诗画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童趣就在诗画中  画乃无声诗,诗乃有声画。诗,总是与画相映成趣。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儿垂钓》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如何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利用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画”,让学生感受“诗中画”,鼓励学生展现“诗中画”,体会美好的“童真童趣”呢?下面以《小儿垂钓》的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  师:几遍朗读,同学们读出了诗的节奏和韵味,真不错!你们能联系题目和诗句,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吗?  生:这首诗说的是一个小孩在学钓鱼。  生:这首诗说的是一个小孩坐在草丛里学钓鱼,一个过路人向

2、他问路,他怕鱼惊跑了,没有回答他。  师:说得更具体了!围绕着小孩学钓鱼,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自己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画面。(生自读思考。)  想象“诗中画”  师:读着“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生:读着这一句,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孩子正在学钓鱼。  师:哦,头发蓬乱的孩子,可能是什么原因让他的头发蓬乱着呢?5  生:可能是他钓不着鱼儿,急得抓耳挠腮的,把头发都弄乱了。(生边说边做动作)  生:可能是“呼呼”的风儿把他的头发吹乱了。  生:可能是他早上没梳头,

3、就急着出来钓鱼了。  生:也有可能是路边的树枝给刮的。  师:真会联想,被同学们这样一讲,老师眼前就好像活生生地出现了一个这样可爱的小男孩了。还有谁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从“侧坐莓苔”这个词中,仿佛看到那个小孩子就坐在河边的草地上。  生:从“草映身”这个词中,我仿佛看到了河岸上长着许多绿油油的野草,把小孩子的身体都遮住了。  生:读着第一句,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里的水清澈见底,一群群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的。  生:水里的鱼儿又大又肥。  生:读着听着,我觉得诗中的这个孩子很聪明,因为他找

4、了一个幽美僻静、鱼儿肥美的地方学钓鱼。  师:一个钓鱼的好地方,一位聪明可爱的孩子,同学们真会读书!  这里的场景、这样的生活体验是大部分孩子所熟悉或能凭借阅历想象的。教学中把握诗词,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凸显出更丰满、更立体的“诗中画”,有了声音、有了色彩、有了情绪,于是也有了更丰满更立体的“童真童趣”体验。  感受“诗中画”5  师:正当孩子专心致志地钓鱼时,又发生了什么呢?读读三四两句,说说你又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急匆匆的路人在大声地向小孩问路。  师:假如你就是画中的那位“蓬头稚子”,

5、当你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一位路人大声向你问路,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对路人做什么手势?  生1:这么大的声音会把鱼吓跑的,不能让他再喊了。(生着急快速地摇摇手)  生2:快走开,不知道我在河边钓鱼吗?把鱼都要吓跑了。(生朝外甩手)  生3:(摇摇手)这地方我也不知道啊!  生4:老师,是“遥招手”,不是摇手。(生边说边做动作)我觉得是孩子招手让远处的那位路人过来,然后轻声告诉路人方向。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画中的那位问路人,你希望遇到谁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生4的名字)那是用“遥招手”好,还是用“遥摇手”好?  

6、生:我认为用“遥招手”比较合适,因为用摇手直接拒绝别人的提问不太礼貌。  生:我也觉得应该用“遥招手”,因为当时路人离小孩比较远,如果就这样大声告诉他,鱼儿会被吓跑的。如果是“遥摇手”的话,又不太礼貌。  生:用“遥招手”更确切些。“遥摇手“连用两个同音字,影响音律美;况且摇手,说明不知道或者不回答,直接给人留下一种“小儿”不好的印象,只顾自己,拒人千里;招手可以理解为“您过来,我再告诉你,我这儿有鱼要上钩,您得走轻点”5,进一步体现了小儿的机灵、有礼,读来别有情趣。”  师:难怪读过此诗的人都如此喜爱这个孩子。 

7、 这里,我从“遥招手”这个小动作出发,通过想象、表演、讨论,引导学生调动生活体验,感悟诗中画意,从而更真切地体会到小儿的机灵可爱、待人有礼。  展现“诗中画”  师:这么美好的画面,这么机灵可爱的孩子,怎么读才能更逼真呢?  生:老师可以给我们配乐。(多媒体出现插图,配乐朗诵)  生:可以一边演一边读。(同学合作,边读边演)  师:这么有趣的画面,我们不光可以吟诵,可以演,还可以唱,可以画,可以编呢!你会在画上画些什么呢?你又会把它改编成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学生选择各自喜好的方式展现诗歌)  ……  这里在引导

8、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中的画面后,让学生自由演绎:或古诗吟唱,或憨态模拟,或以画配诗,或“垂钓新编”,个性在唐风古雨中尽情展现,童趣在诗情画意间从容释放……     以上教学,教者启发、引导学生抓住了“蓬头”“草映身”“遥招手”几个词组,通过展开联想,想象了“诗中画”,联系实际,感受了“诗中画”,自由演绎,展现了“诗中画”,让学生零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