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09743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07
《驾乘“阅读”之舟,驶向“素养”彼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驾乘“阅读”之舟,驶向“素养”彼岸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数学阅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反思当下数学课堂,诘问:需要强化学生阅读吗?思索:让学生读什么?践行: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本文拟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数学阅读的真谛。 诘问:走出数学零阅读的尴尬……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在一些精心打磨的公开课、评优课上,常看到整节课学生不翻
2、书,甚至不带教材,完全由多媒体代替了一切。学生在课后的数学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更不要说从“素养”这个层面上来指导“数学阅读“了。 为此,笔者对学校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数学阅读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堪忧,数学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从教师层面分析,不少教师对于数学阅读存在片面的认识,数学阅读在一线教师眼中只是学习之外的辅助,只是“正餐”之后的“点心”可有可无,一旦感到教学任务比较重时,数学阅读与探究便被束之高阁。从学生层面分析,除去部分很明显的功利性的阅读外,那种自觉的一般意义的数学阅读几乎为“零”4。学生阅读普遍存在阅读不细、厌烦畏惧、缺乏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不佳、阅读
3、内容局限现象。经统计,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45%左右的学生,只读一遍题,20%左右的学生读两遍再做题,只有大约35%的学生在完全读懂、理解题意后才做题。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中不是需不需要阅读,而应切实加强和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思索:领悟数学阅读的内容…… 数学教材和课外数学材料是数学阅读的载体,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阅读,通过实践,依据学习经验,突出材料的“价值性”;依据需要,突出材料的“丰富性”;依据体验,突出材料的“真实性”。 1.概念、定义、公式的阅读 教材中的概念、定理、性质、公式,语言精炼、准确、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但经过教师的“加工处理
4、”,学生咀嚼起来容易消化,但真正转化储存、与已有知识相融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加强阅读策略指导,以助学生深入理解。 2.“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的阅读 教学中,由于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课后阅读材料。教材中“你知道吗”、“综合应用”等课后阅读材料都和生活息息相关,和所学知识联系也很紧密,主要是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 3.课外材料的阅读4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不能使他们的数学阅读仅仅局限于数学教材,要向课后进行阅读延伸,鼓励学生读数学史、数学故事、数学家、数学名题等,这些都是滋养学生数学涵养的丰富素
5、材,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能激起学生体验数学魅力的热情,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践行:探索数学阅读的真谛……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题,是顺利、有效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数学阅读,能使学生逐步领悟数学语言,培养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1.以读理解 由于小学数学语言的符号化及抽象性等特点,阅读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要求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新知,可以画一画、圈一圈重要的概念、结论,以凸显新课内容,并与旧知联系,为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好准备。 2.以读比较 比较可以使学生
6、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新旧联系,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阅读中引导学生把容易混淆的概念等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先让学生先尝试计算25×30,然后自主阅读教材,思考其计算方法与原来学过的笔算方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0×25这一步为什么竖式中不写出来?为什么积的末尾要添上一个0?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这样在阅读中比较,在关键处设问点拔,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同时对末尾添0印象深刻。 3.以读释疑4 释疑就是在阅读中发现疑问、提出疑问,从而通过阅读来解决疑问。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
7、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并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千以内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时,出示“学校各年级人数情况统计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各年级的人数和其他的一些信息。但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想进一步地去研究它,问题立即在头脑中形成。于是老师趁机设疑:“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提出:“六年级比一年级多多少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伴随着一连串的疑问,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了。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