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05402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6
《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 当前,学校品德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知行不一。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强调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但在课程的设计上,所谓的“知”更侧重于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感知。这种感知、体验是表面的,未能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社会本质是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的。 “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因此,品德是人在形成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的“道”的认识之后,所产生的“德”的自觉。因此,只有让学生从其生活经验和知识中得出对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的正确认识,才能达成塑造稳定价值观的目的。 实践发现,在学生生活
2、、综合知识与价值观塑造、能力培养之间存在一个断层,需要有一个桥梁将二者联系与融合起来,这个桥梁就是学生对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的正确认识。“架桥”的过程就是学生价值观和能力塑造的过程。当然,对小学生而言,虽然还不可能完全形成其对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的全部认识,但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这种复杂关系的正确常识和朴素观念及认识这种关系的正确的方法,这些是其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可以说,生活是基础,认识、能力是桥梁,价值是终点。 基于儿童现在和未来的需要,我们构建了“常青藤”课程体系。如下图:8 一、“常青藤”课程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常青藤”课程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
3、基础,主张唤起人的欲望,激发人的情感,提倡手脑并用,并且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儿童性。把儿童当儿童看,不用成人的思维代替儿童的想法,从课程设计、教学素材的选择到教学途径都切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二是对话性和互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儿童放在和成人平等的位置,采取问答、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品格。三是渗透性。在价值观形成、能力培养方面,一定是在具体的“事情”中水到渠成,即“做中学”。 二、“常青藤”课程的内涵及目标。 “常青藤”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旨在运用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引导学生
4、认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认识和探索人、自然、社会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道德自觉的能力。“常青藤”课程的目标遵循《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版)》的基本精神,但从课程目标的层次来看,“常青藤”课程强调知识是基础,能力和方法是关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落脚点。 “常青藤”课程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自然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自由与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追求真理的意识。8 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辩证思考的能力、质疑的能力、联系想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
5、的行动能力。主要指沟通、合作、表达、决定、实践、自我调适的能力。 三、“常青藤”课程内容和主题设计。 “常青藤”课程内容和主题设计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儿童发现人、社会、自然的正确关系,并实践这种关系,辅以情感的体验和共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课程运用“主题轴”的方式来构筑课程的基本框架,具体安排了八大主题,即个体发展与认同;联系、规则与责任;时间、关联与变化;文明及其传承;科学与生产、生活;人、地方及环境;个体精神与社会体系;中国与世界。 八大主题的具体内容基本涵盖了人、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其之间的关系,各主题之间互相关联。 首先,八大主题的设计
6、是从儿童社会生活中“问题和领域”的角度体现学科的整合。这符合学生变化的、开放的生活特点和认识需求,而且任何一个主题并不依赖单一学科或对应于某一学科来构建。这样的主题设计使儿童迅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跳”出来,对国家或世界其他地方熟悉起来,使学生的认识能立足于未来。 其次,八大主题特别突出其相互联系,主题设计以个体、自然、社会、国家及其之间的联系为基础,而且每个主题目标中知识――认识――能力――行动这几个发展环节都体现了层次性。比如,在高年段“个体发展与认同”8主题下(见表1),依据同心圆的方式设计内容,设计了认同自我、认同学校、认同社区、认同国家和世界这样的系列单元。有了这种联系
7、,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概念才能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而获得对自我的比较全面的认识以及情感上的认同。在教学“个体发展与认同”主题时,教师通过主题――核心要素――各年段的目标之间的具体关系,进一步解释主题内部和主题学习内容的关系(见表2)。 四、“常青藤”课程的实施途径。 “常青藤”课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渗透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中展开,并在不同的场景中赋予不同的任务。 1.课堂。 围绕“常青藤”课程的八个主题,教师将每个主题分解成不同层次的、清晰的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