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04915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6
《基于教学情境创设的现代初中英语教学优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教学情境创设的现代初中英语教学优化探析 摘要情境教学就是老师以实际教学情况为基础,根据既定的教学内容,通过设置特定的教学场景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注重教学情景要体现出鲜明的形象性,包含丰富的情感色彩,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本文就针对现代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的优化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英语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0038-03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1.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情境认知
2、的观点中,个体与共同体的行为原本就存在知识,当个体最终参与到社会情境中,在该情境中进行协商,即会产生知识。由此可见,知识体现出社会性与情境性的特点,从这个角度上讲,知识就是个人与社会情境之间在进行互动过程中的产物,相应地形成个人知识结构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情境的行为来获得。知识还体现出复杂性与默会性的特点,前者认为知识与其形成的情境脉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更加主观,也更加不稳定,其与另外一种简单知识观不同,其认为知识不可以简单的以某种方式记录、存储以及复制下来;而默会性的特征则是体现了知识的非语言化与非符号化的特点,学
3、习者可以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偷窃”7到其所需的知识。此外,知识还体现出工具性的特点,即知识是人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工具。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新课程理念提倡寓教于乐,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其学习主动性,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恰恰与这一现代科学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其以既定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为学生创设一个“乐学之境”,该情境中不仅包含了促进学生感知的实体形象,而且包括一定的智力背景,将学生的旧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体
4、系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充分满足学生生理器官与心理对快乐的学习氛围的需求,最终推动、促进、引导学生认真、主动地投入到英语的学习活动中。由此可见,情境创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其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不过需要注意一点,即英语情境的创设并非要学生一味的“快乐”,不仅仅是出于好玩或有趣的目的,而是要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7,快乐学习两不误,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倾向。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举足轻重,老师要投入真切的情感对学生产生诱发
5、、激励作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采用幽默语言进行讲解,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喜欢老师而将学习热情迁移到英语的学习方面,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其实初中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性还相对较弱,因此主要依靠兴趣作为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而情境创设教学提倡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果,并充分调动一切教学资源,比如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生活场景、音效与图片等等,因此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丰
6、富多彩的、充满乐趣的英语课堂,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3.增强英语理解能力 基于信息论的角度而言,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而具有一定的信息量才能对物质产生相对全面、深入的认识,相应的情境创设过程中必然包含多种不同的物质,因此这些物质就会不断发出信息对人的心理产生暗示作用。情境创设可以提供各种具体表象,不仅加深了学生的感知体验,而且基于特定的情境,学生会与情境之间产生各种信息交流,这种交流与体验可以有效开发其潜力,教学情境的创设正是利用暗示诱导的特点,使周围环境与学生的心理产生共鸣,迅速地推进教
7、学活动,这个过程正是“用无意识引导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的体现。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知识是超出其既有意识与理解的,利用情境教学恰恰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种无意识的加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收益。情境教学暗示诱导作用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间接的暗示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情境教学利用心理场,形成推进教学活动的正诱发力,学生在思考、顿悟中会对其认知结构、心理结构产生影响。丰富的形象感染、真切的情感体验、潜在的智慧启迪等等,各种因素体现出一种正诱发力,这种力量对老师情境目标的创设产生有利的推进作用,使教学活动达
8、到最佳状态。 二、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原则 1.真实性7 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与学生实际生活互相关联,多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更多的教学资源,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有意识的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利用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老师所创设的情境越接近现实生活,那么学生接受起来就越容易,从而提高其建构知识的可靠性,学生在将自身的情感向感知对象转移时难度也相对较低,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