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04711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浅谈数学开放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开放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各种形式的开放题逐步走入中小学课堂.如何充分提升初中数学开放题的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开放题的常见类型 所谓开放性试题,是相对于传统课堂中那些条件与结论相对统一、集中的封闭性试题而言的,它具有结论的多样性、条件的不完备性与解题策略的多角度性这样的特点.表现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便是有些题目条件可能是多余的,需要我们加以选择;可能有着多种不同的解法,甚至是不同种答案,需要我们全方面、多角度考虑;也可能给出的条件不够完备,
2、需要补充,甚至有的问题可能无解. (一)条件开放型 这种类型的试题已经给出了具体结论,要求学生补充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当然,满足结论成立的条件并不是唯一的.这种条件开放型试题考查的,一般都是涉及相关概念、性质、定理的知识. 5 例1如图1,已知AC=DB,要使△ABC≌△DCB,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二)结论开放型 这种类型的试题给出相关条件,要求学生探索出一定的结论,当然,符合条件的结论也不是唯一的.我们在指导学生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尽可能用上题目所给出的条件. 例2一次练习课,老师让数学科代表布置作业时,科代表不慎将墨水瓶打
3、倒,使一道作业题只看到如下字样:“A、B两地相距40千米题,摩托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运货汽车的速度为35千米/时,■■■■?”(涂黑部分表示之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字).请将这道作业题补充完整,并列出方程解答. (三)方法开放型 这类试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性,它的解题思路不唯一,路径不明确,有着多种符合题意的结果,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条件和结论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思考、甄别. 3.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从①AB=CD;②AB∥5CD;③OA=OC;④OB=OD;⑤AC⊥BD;⑥AC平分∠BAD这六个条件中,选取三个推出四
4、边形ABCD是菱形. 二、开放题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阶段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一般分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等几个环节.鉴于数学开放题的特点,我们要针对初中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引导他们多维思考,提升开放型试题的教学效率与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一)将一些课堂封闭题改编为开放题 日常的数学课堂上,我们讲解、练习的例题、习题一般都有着明确的条件与结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对这些题目做一些改编,或者弱化条件,或者隐去结论,或者探讨多种解题策略,将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向深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5、与创新精神.如此,不但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更可以发散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深化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笔者在讲解“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的证明题的时候,便避开这道题的结论不谈,将其改造成了下面这道开放题. 5 例4如图2,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D和CE分别是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且相交于O点,试就其中图形的形状、大小和关系得出尽可能多的结论. 于是,学生们针对给出的已知条件,结合自己的假设与猜想,开始讨论、证明,并得出了△BDC与△CEB,△BOE与△COD,△ABD与△ACE全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推演出了OC=
6、OB,△OBC是等腰三角形.甚至于,还有个别优秀的学生说点O到△ABC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还出示了相关的证明过程,让笔者深深感受了一把有效组织开放题教学的魅力.最后,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如果∠A=36°,那么我们又会得出什么.学生们经过深入思考,积极验证,有不少学生得出了这个图形中所有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点E、D分别是AB、AC的黄金分割点的结论,让笔者对学生的潜力与创造力惊讶不已. (二)针对课堂内容,引导学生自主编题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我们常规的数学课堂都是教师出示题目,学生被动地接受题目,并加以思考、计算、证明.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更
7、应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在这方面,引导学生根据要求编写应用题就是非常有效的一项教学策略. 5 例5观察下面的函数图象,根据你对图象的解读、理解,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编写一道符合图象意义的应用题. 根据图象,有的学生写道:某种新药在临床试验的过程中,成人在服药两小时后,血液中含药量最大,达每升6毫克.6小时以后,药量消失.并这样解析,如果x轴代表时间,y轴代表血液中的含药量,两点的坐标可以表示为A(2,6),B(6,0).有的学生写道:一辆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已知两地相距1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