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研究性学习

关于数学研究性学习

ID:23404340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关于数学研究性学习_第1页
关于数学研究性学习_第2页
关于数学研究性学习_第3页
关于数学研究性学习_第4页
关于数学研究性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数学研究性学习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了当前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数学研究性学习作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无论对于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效率都有明显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研究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以及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字】数学研究性学习数学教学    通过教学实践,高效的数学研究性教学活动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觉、主动、自信地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确保学生的知识的积累、获得一级能力的提升始终保持在理想的状态下。  1、数学研究性学习原则  1.1合作交流性原则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是衡量教学方法是否

2、得当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与媒体交流,与教师交流。多层次的交流活动,能使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可以极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1.2反馈性原则  教学的调节和控制必须要有动态过程信息反馈才能实现。因此教师要通过课堂作业反馈和巡回观察发现的问题,及时点拨,或引导小组讨论,或引导全班一起探索研究来解决问题。5  1.3课内外结合原则  建立并推行课内外专题研究体系,由教师设计或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专题,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协助指导下,利用校内外图书报刊资料及网络上的知识,进行专题研究及论文写作。 

3、 1.4学法指导先行原则  要先进行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辅导,开设几堂"研究性学习"理论、方法、步骤的专题讲座,以便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了解这种崭新的学习模式,以使学生能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2、数学研究性学习模式  2.1渐进式问题导向研究模式5  该模式宜于在课堂教学的空间实施。要点说明:(1)自学。由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则在作业批阅中将其分类,综合为有挑战性的、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2)导人问题链。一般可以以旧引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人手提出问题。(3)研究活动。在导人问题链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看书、讨论、分析、质疑、同桌探讨、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或辩

4、论等方式开展研究活动。研究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课本,把课本作为引导学生研究的"参考文献",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向课本、参考书等请教的习惯。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辅导,特别要"点化"出隐藏在课本知识后面的数学思想方法。(4)整合归纳。采用学生复述、自编知识图表,使教学的知识点由零散回到完整,再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5)检查评价。采用习题的形式,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诊断学生学习中的不足[1]。  2.2分段式研究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以知识点的运用为核心的专题研究。要点说明:1)课前导学。侧重学习目标、学法点拨、课前复习(为学生提供几个适当的复习题)和课前预习(为学生编写新课的

5、知识结构,让学生在预习时对新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2)初步研究阶段。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教学时根据课型和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方法导入新课。(3)深入研究阶段。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这一阶段以学生质疑、争论、答辩为主,是对第一阶段学习效果的升华。(4)总结研究阶段。此阶段要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这一阶段以训练、总结、提高为主。针对前两个阶段学生的问题,结合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训练,选题以"小"、"精"、"活"为主,形式要多样化,尤其应该强调"活"。  2.3引导发现式研究模式  该模式宜于在课堂教学的空间实施。要点说明:(1)准备阶段。老师运用引导性提问和提示

6、帮助学生复习旧知,以做好知识准备。(2)交流阶段。组织学生交流初步探究的成果和心得体会。(3)总结阶段。教师要系统化的总结学生们所获得的知识,并评价和补充学生的总结评语。  2.4课内外结合模式  这是课内教学模式的延伸与补充。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课外数学书籍,开展指定(或自选)的课题研究,教师通过及时反馈,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与学生一起对课题研究作出评价。  2.5多维互动式研究模式5  该模式适宜多维、互动的研究性课堂,促成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具体形式有:(1)主体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体,甚至让他们来主持、主讲,当小老师,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促

7、进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目标。(2)活动式。借助学生的主体活动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发现知识,主动学习、探索、实践,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培养技能,提高能力。如论文的答辩、学习经验介绍等,都应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3)共振式。在课堂上创造交流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个体与学习"中介"(知识或教材)互动,形成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共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函数单元的教学,让学生围绕六个专题自由组合,开展讨论,教师则直接参与或介人一两个组的讨论。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