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02285
大小:132.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1-07
《从语文味到文人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语文味到文人语文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探索,我首创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用“百度”搜索“语文味”,有多达90余万相关链接,十年来全国语文教师、语文教育专家发表大量研究语文味理论与实践的文章。多所高校硕士生将语文味作为硕士论文选题,东北师大文学院硕士生张岩16万字的学位论文《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2012年12月1日以五位评委全优的优异成绩通过答辩,据悉,该论文将于今年以《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作为书名正式出版。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还进入高校课程,四川师大文学院许书明教授在该校文学院开设《当代名师教学艺术研究
2、》选修课,中学部分有魏书生、于漪、钱梦龙等八位教师进入研究视野,本人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但是,我对“语文味”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的探索与追求并没有止步不前。对于“语文味”的下一个十年的研究与发展,在既有基础上,已经有了新的开始。不久前,我提出了“文人语文”概念,是对“语文味”理念的深化与提升。本文正是试图以“语文味”“文人语文”等为核心概念,对从“语文味”到“文人语文”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以总结与表达十年来以及下一个十年以建立“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之理想追求的过程与期待,以求正于方家。 一.“语文味”有没有比较成熟的定义?
3、24 语文味比较成熟的定义在2007年左右即基本定型,我在2008年1月出版的《程少堂讲语文》一书中将这一定义作了多次表述和阐述。近十年来,全国各地媒体发表了大量讨论语文味的文章,但一些一线教师作者不善于、不习惯在写文章时查阅文献,他们中不少人要么对我们关于语文味的比较成熟的定义不甚了然,要么知道这个定义但有误解,更有个别人出于某种目的曲解我们的定义。 和语文界众多的概念相比,“语文味”这一概念确有其“中国化”“中国文化”的“味道”。这首先是因为“味”范畴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中心范畴。著名文艺理论家朱立元教授认为:“中西两种美学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而
4、‘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其逻辑起点、归宿点与立足点。”(朱立元主编:《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29页)中国美学有以“味”为美的传统,它与中国人直观的审美体验相关,而且这种体验使“味”的内涵不断延伸,比如滋味之味,辨味之味,创味之味。滋味之味,表达的是静态的审美心理感受,辨味之味是动态的审美体验,创味之味是审美回归于诗性言说的作品创作。而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味”之三态,都可以通过语文课堂得以实现。正如我对“语文味”的通俗解释:“通俗地说,所谓语文味,就是在扎实的基础上,把语文课上得有趣儿些,有味儿些,好
5、玩儿些。” 对“语文味”的内涵进行比较准确和清晰的解说,可以用非常理论化的定义来表述,那就是2007年左右我们关于“语文味”比较成熟的学术化定义(最近我们对这个定义的个别词句做了小的调整):“24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既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
6、,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可以说,语文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是目的。“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文化美以及蕴含其中的情感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总之一句话,让语文充盈人生,让语文提升人生,让语文成就人生,这就
7、是“语文味”教学的终极目的。 二.语文味教学有没有模式? “语文味”理论的“顶层设计”就定位于“人生”层面的“生命体验”与“族群”层面的“文化立意”。于是,在“语文味”概念提出不久,就有国内专家用“文化语文”来概括语文味概念的个性内涵和我的教学课例的主要特征。如2006年8月26日,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在深圳为我的公开课《荒原中的舞蹈:中国知识精英的精神困境与突围――〈离骚〉〈逍遥游〉的文化解读》做大会点评时指出:“现在可以肯定地说,‘语文味’或‘文化语文’教学流派在深圳初露端倪。” 当然,如果“语文味”可以称为一种“教学流派”24的话,它与众多知
8、名教育教学流派相比,“语文味”的概念表述似乎并不能给人一种可操作性的印象。“味”字本身可能给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