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选择题解题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选择题解题中的应用

ID:23396265

大小:10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选择题解题中的应用_第1页
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选择题解题中的应用_第2页
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选择题解题中的应用_第3页
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选择题解题中的应用_第4页
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选择题解题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选择题解题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选择题解题中的应用  【摘要】选择题是高中数学考试的重要题型,题量大,分值高,需要学生迅速简洁的找出思路,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数形结合思数作为考察的重点,在选择题中多有体现,本文根据高中知识点将数形结合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和列举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高中数学选择题的思路和实例。  关键词:数形结合;高中数学;选择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很多重要基础都开始在高中的数学学习阶段开始掌握,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相比,高中的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数学思

2、维要求更高,已经脱离了小学、初中阶段直来直去的思维方式,开始出现思维方法上的要求,很多高中题型,存在着一题多解的现象,简便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节约答题时间,提高成绩,而如何寻找到简便方法,就牵涉到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其中,数形结合法就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数学方法,也是高中阶段考察的重点,尤其是在选择题中容易出现需要学生特别的掌握。  有效地运用图形结合法,可使问题由复杂变得简单,抽象变得具体,进而便于学生们接受和理解[1]  一、以数助形,简洁直观5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若果单纯从几何的方面去考虑,可能绕来绕去,

3、陷入了困境,这时候可以考虑将图形条件适当的代数化,根据题意要求,把“形”的特征正确的表达成为“数”的性质,进行解题。[2]  例1:(2010全国卷1文数)已知圆的半径为1,PA、PB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B为两切点,那么的最小值为()  A.B.C.D.  思路解析:如图所示:设PA=PB=,∠APO=,则∠APB=,PO=,,  ===,令,则,即,由是实数,所以  ,,解得或.故.此时.        二、以数转形,直观深刻  在处理到代数问题时,并不像面对几何问题那样很容易的就想到数形的转化,若不借助形的辅助往往会事

4、倍功半,陷入题海无法自拔。[3]相反,如果善于借助图形简洁直观的特点,把代数问题转化成几何图形,有助于寻找突破口。  例2:方程的实根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画出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即可。确定lgx=1的解为x=10,y=lgx在(0,+∞)内递增,,所以和的图象应该有三个交点。    例3.定义在上的函数在上为增函数,且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为5,则()  A.B.  C.D.  解:的图象是由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而得到的,又知的图象关于直线(即轴)对称,故可推知,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由在上为增函

5、数,可知在上为减函数,依此易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实际上,在高中数学里面,经常会遇到关于方程(组)解的个数问题,如果通过正面不好计算,都可以考虑数形结合去求解。  例4.函数u=的最值是().  A.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B.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  C.最大值为6,最小值为3D.最大值为10,最小值为2  分析:观察得2t+4+2(6-t)=16,若设x=,y=,则有x2+2y2=16,再令u=x+y则转化为直线与椭圆的关系问题来解决.  解:令=x,=y,则x2+2y2=16,x≥0,y≥0,再设u=x+y,由于直线

6、与椭圆的交点随着u的变化而变化,易知,当直线与椭圆相切时截距u取得最大值,过点(0,2)时,u取得最小值2,解方程组,得3x2-4ux+2u2-16=0,  令△=0,解得u=±2.  所以u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选A  例5.已知A(1,1)为椭圆=1内一点,F1为椭圆左焦点,P为椭圆上一动点5  求|PF1|+|P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  A.B.  C.D.  解:将原方程化为  ,且  令,它表示倾角为的直线系,  令,它表示焦点在轴上,顶点为的等轴双曲线在轴上方的部分,  原方程有解  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交点,

7、由下图知或    的取值范围为选A    例6:某单位共有员工50名,为了锻炼员工的身体素质,单位组织员工参加体育活动小组,已知员工每人至少参加一个体育活动项目小组,参加跑步、跳高、羽毛球小组的人数分别为27、26、16,同时参加跑步、跳高小组的9人,同时参加跑步、羽毛球小组的7人,同时参加跳高、羽毛球小组的人数为8,问:同时参加跑步、跳高、羽毛球小组的有()人  A.1B.2C.3D.5  思路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集合问题,如果单纯根据题意里面的数量关系去解答,非常容易出现混乱,但是如果借助于文氏图,则关系一目了然。5  

8、我们用三个圆来表示跑步、跳高、羽毛球小组的人数,分别是A、B、C,通过下图我们可以观察的到,三个圆两两相交,相交重合的的地方就是表示共同参加活动的人数部分,同时参加跳高、羽毛球小组的人数就是三个圆共同的交集。如果用n表示集合的元素,则有:  n(A)+n(B)+n(C)−n(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