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教案1章总论

路基路面教案1章总论

ID:23385134

大小:139.1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6

路基路面教案1章总论_第1页
路基路面教案1章总论_第2页
路基路面教案1章总论_第3页
路基路面教案1章总论_第4页
路基路面教案1章总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教案1章总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科大建工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系《路基路面工程》教案邓学钧(第三版)教材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路基路面工程教案编制教师:高建红使用班级:土木、交通12内科大建工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系《路基路面工程》教案邓学钧(第三版)教材第一章总论§1-1道路工程发展概况一、道路的衍变道路的发展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一致的。从古到今,道路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供行人和牛马及其它兽类行走、驮运货物的阶段。此时期的道路通常称为小路或小径(Trail)。第二阶段:供蓄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大道(CartWay)阶段。尧舜时代,道路曾称作“康衢”;西周时人们将路分

2、为三级:可并通行三辆马车的称为“路”、可并行两辆马车的称为“道”、仅能通行一辆马车的称为“途”,不能通行蓄力车辆而仅可供行人或骑马通过的称为“径”;秦朝时期则建成了以咸阳为中心遍及全国的驰道;清朝对道路网进行了整顿,把驿路分为三等:官马大路、大路和小路。在欧洲的古罗马,道路非常发达,有“条条大道通罗马”之称。第三阶段:行驶汽车的公路(Highway)阶段。内燃机汽车是由德国人高特列希×戴姆勒在1886年发明的,我国在1902年开始从国外引进汽车,1906年苏元春驻守广西时首建了龙州到镇南关的公路。第四阶段:以汽车分道高速度行驶为特征的高速公路阶段。也称为F

3、reeway或Expressway。二、世界上道路发展的代表性事件1832年焦油沥青路面第一次在英国出现1876年发明燃气发动机1885年发明汽车1890年发明橡胶充气轮胎1929~1932年德国诞生第一条真正的高速公路1990年左右发达国家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的高速公路已经相当完善1984~1988年的沪嘉高速公路是我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以后迅速发展,到目前中国高速公路仅用了10多年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40年才能走过的进程。一些国家的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渡过高峰期,呈下降或平稳态势,如德国、日本。我国目前道路交通事故不断上升。从理论和国外实际情况

4、讲,高速公路的事故情况比普通公路要好得多,但在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仅十多年历史,存在驾驶员、车辆适应性及高速公路规划、设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事故表现的异常严重。高速公路是普通公路事故发生率的8倍。三、我国路面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恢复原有公路和加快建设一些干线公路,解决通车问题。代表性的正规路面:泥结碎石和级配砾石路面。第二阶段:12内科大建工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系《路基路面工程》教案邓学钧(第三版)教材公路里程迅速增长的同时,改善路面的行车质量,增加车速,减轻养护。出现渣油表处路面(低级,能阻止路面材料和土基中水分的蒸发)。援外工程中广泛采用:

5、水泥稳定砂砾(土)基层(赞比亚、苏丹)级配碎石基层(索马里、马达加斯加)填隙碎石基层(索马里、尼泊尔)第三阶段:提高路线和路面等级,改建和新建高速公路。代表路面:半刚性基层路面。半刚性路面:将用水硬性结合料处治层的沥青路面正式命名为半刚性路面。四、道路的分类道路是供各种交通工具、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功能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厂矿道路、林区道路等。Airportlane分类国家干线干线公路省干线公路县公路乡公路支线公路Road分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等级公路)二级、三级、四级公路(其它公路)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其它道路12内科大

6、建工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系《路基路面工程》教案邓学钧(第三版)教材§1-2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一、路基路面的功能及其作用路基:在地表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岩土结构物。作用:作为路面的支撑结构物。特点:(1)破坏了原地面的自然平衡状态(2)变异性大(3)投资、工程量大,占地多,工期长,二级公路8000-16000m3/km道路路基本体:路基断面中的填挖部分路基设施:为确保本体稳定采用的必要附属工程设施,排水、防护、支挡、加固设施路面:由多层次结构层组成、由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垫层、基层、面层作用:保护路基不受车辆、大气的破坏,使之

7、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使行车经济、安全、快速、舒适特点:在道路造价中所占比重很大,约30%二、对路基路面的基本要求1、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和刚度两个方面强度:抵抗车轮荷载引起的各个部位的各种应力,防压碎、拉断等。刚度:使得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不发生过量的变形,防车辙、沉陷等。2、稳定性:道路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平衡,且经常受到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而保持工程设计所要求的几何形态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功能。3、耐久性:道路使用年限数10年,经常受到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应具有耐久的性能。4、表面平整度:路基路面都要求。是影响行车安全、舒适、运输效益的重要使用性能。提高耐久性和平整

8、度,除了精心设计、施工、选材外,还要长年养护、维修。5、表面抗滑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