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突围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突围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ID:23378456

大小:80.3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6

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突围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突围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突围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突围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突围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突围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突围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宄的几点思考【标题】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突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宄的几点思考【作者】刘登翰【作者简介】刘登翰(1937-),男,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内容提要】主持人的话:迄今少有争论的世界华文文学(过去我们称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由于今年二月《文艺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寂状态。这场争论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走过了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

2、研宄,从无到有地受到了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质疑。这种事实上存在已久的质疑,既有关于学术水平和研究方法,也有对整个学科研宄持否定态度。无论争论的双方意见如何相左,其积极意义在于强化了我们对于世界华文文学这一特殊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视。一个新的学科的成立,除了对于所属研究范畴的资料有所积累、个案有所深入、史脉有所梳理之外,还必须对这一特殊学科的性质、特征、关系等做出自己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建构;而这正是才走过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还未及深入、因而显得基础薄弱的原因。本专题的几篇

3、文章,虽不是对这场争论的正面参与,但却是由这场争论所引发的对华文文学研宄的理论思考,希望能够引起同仁对华文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进一步关注。【摘要题】华文文学理论研究【正文】肯定和质疑学术自审是一个学科走向成熟的必经途径。如果我们把1982年6月,由广东和福建七个单位联合发起在暨南大学召开的第一届香港台湾文学研讨会,(注:最初联合发起召开第一届香港台湾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七个单位是:暨南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文系、华南师院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台港文学研宄会、厦门大学台湾研宄所、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宄

4、所和福建人民出版社。)看作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由个人行为走向学科建设的开始,那么,20年后,我们重返暨南园,来举行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成立大会,则意味着这一学科经过20年的努力,己经初具规模并正逐步为社会和学界所接受。较之20年前,我们看到,这一领域己经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包括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和知识背景的学术梯队;对学科所涵括的“空间”(范畴)的差异性,及其性质和特征,有了基本的认识、限定和规范;对这一领域繁富的相关资料,有了初步的积累和梳理;在这一基础上,推出了一批从作家、作品、思潮、流派的

5、专题研宄,到带有整合性的文学史书写的学术成果。没有20年来这一不止一代人的学术积累,世界华文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为社会所接受,将是不可能的。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华文文学研宄比较于其他传统学科,还只是初步的,幼稚和不成熟的。一个值得研味的偶合是,当人们在肯认华文文学的同时,一篇由汕头大学四位学者连署的全面质疑20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长文,在《文艺报》华馨版上加了按语发表,(注:文艺报2月26日吴奕彭志恒、赵顺宏、刘俊峰的文章《华文文学是一种独立自足的存在》。)它几

6、乎成为20年来没有多少争论热点的华文学界反响最为强烈的一个学术事件。尽管对该文的许多判断和立论,我难以苟同(注:参阅文艺报5月14日华馨版笔者与刘小新合写的文章《都是“语种”惹的祸?》。),但我仍然认为:肯认与质疑,这两件看似偶然,却又同步发生的事情,背后有其必然的因素。它确实反映了目前华文文学研宄面临的某些困境,和人们争欲突破的躁动心情。20年来,华文文学研究从无到有,从最基础的资料搜集到研宄的展开,其成果主要体现在“空间”的拓展方面。这对于一个尚处于草创阶段的新的学科,当然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

7、的工作。但既然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仅仅止步于平面“空间”的展开远远不够,更重要的还必须有自己学科的理论建构,从学科的范畴(内涵、外延)、性质、特征的介定,到反映学科特质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确立,才能开拓学科研究的深度“空间”,获得学科独具的“专业性”。对理论的长期忽视__或者说对本学科理论建构的无暇顾及,是窒碍华文文学研宄突破和提高的关键。即如企望从理论上为华文文学研究打破困局的汕头大学四位学者的文章,也同样在理论上存在许多混乱。他们对过往20年华文文学研究指责最烈的是文化民族主义。然而他们却

8、对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以及与之相关的民族性、民族意识等等概念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发展变化与影响作用,并没有做出合乎实际的界定与区分,而只是笼统地把语种写作等同于文化的民族主义,从而将20年来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都一概否定。其粗暴和简单化的背后,不仅是学术态度的失慎,更是理论观念的失范。意在从理论上打破困局,却更深地陷入理论的困局,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它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加强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建构,已是当务之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