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健全人格,守住文明之根

培养健全人格,守住文明之根

ID:23329548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培养健全人格,守住文明之根_第1页
培养健全人格,守住文明之根_第2页
培养健全人格,守住文明之根_第3页
培养健全人格,守住文明之根_第4页
培养健全人格,守住文明之根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健全人格,守住文明之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健全人格,守住文明之根  【摘要】本文试从汉字的特点和美感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自豪感和热情,探讨汉字和母语在学生发展中的奠基作用,通过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育;根本;奠基;审美  【中图分类号】G6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最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万丈

2、高楼平地起,学好语文是终身发展的基础,发展的前提是透彻认识汉字,认真学好汉字,切实学好母语。  一、汉字是根,语文是本  (一)汉字神奇美妙,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之根在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永不磨灭的金光灿灿的身份证。”5(任学礼)汉字、汉语是博大精深、神奇美妙的诗性的语言文字,只有汉字,汉语,才能创造出世界文学艺术史上最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如文言文、诗、词、曲、赋、对联等等,精炼含蓄,令人掩卷沉思、爱不释手。汉字、汉语之神奇优美,诗性之浓烈,读读文言文、汉赋、唐诗、宋词,即可知矣。学生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垫底,对形成健全的人格、传承

3、中华名族的精神意义深远。  (二)母语削弱,贻害无穷。“今日之传统破坏、人文丢失、道德滑坡、信仰失落、诚信沦丧,虽然有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文化的、社会的诸多原因,然而忽略、消弱,不重视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学习、训练,不能说不是原因之一。”(任学礼)保卫汉字,复兴汉字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世界文化的血液之中,这是中华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的大事。让中小学学生背诵一些“四书”“五经”等古典文献的精粹及精美的古体诗词,陶冶其心灵,培养人文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二、重视审美,健全人格  应试教育会使天真烂漫的孩子丧失“

4、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丧失精神家园,感觉钝化,很难感动。既不理解父母、师长苦口婆心的教导,也不能领略也无暇领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那种细微的自然场景的变化;不能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更缺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分数的背后,能力、热情、责任心、爱心、快乐、童趣童真失去了太多太多。甚至有的学生审美出现偏差,良莠不分,把怪诞当时髦,把粗野当豪放,将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视为潇洒和有风度.修复原本美好的天性,语文审美教育不失为有效途径。5  如果能了解语文

5、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特点、作用,掌握其方法,就能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把树德立人、怡情启智贯穿于各级语文教育的始终。  (一)以形感人。美离不开形象,教师应“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①学生接受知识,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在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描绘了大量自然景物。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冬天下小雪的情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山坡上的积雪,风儿吹动的山面,日落时的融雪。济南冬天的美丽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无限

6、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以情动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文章就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心灵碰撞。语文教学要打开学生的视野,引发丰富的联想、想象,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与自身经历紧密联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生活中的种种变化,如自然界的寒来暑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会引起人的情感变化,自然而然地要去表达。《我的母亲》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过零丁洋》的爱国情......语文审美教育的以情动人,就是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对学生引起情感的熏陶,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动,进而培养诚信的人、友善的人、

7、正直的人、有责任心的人。  (三)以情愉人。美学家康德说:“从每一个表象我可以说:它(作为认识)是和快乐结合着的,这至少是可能的。关于我所称之为快乐的表象,我说,它在我内心里产生着真实的快乐。至于美,我们却认为,它对于愉快具有着必然的关系。”③5可见语文教学,就是愉快教学。一是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优美意境,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以此悦目。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真情的感染,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读、吟咏、绘声绘色的描摹渲染,以此悦耳。更主要的是美好的情感引起共鸣,以此悦心。  语文教学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激发、引导学生的审

8、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把握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审美准则,培养全面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