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99011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0
《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 《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虽然分布于不同篇章,看似零散,实则不然。在整理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这是关于认识和实践问题的一个较为系统的论述。孔子从“知”之来源、“知”之能力、“知”之方法等方面对“知”进行了较为详细、透彻的解读,其中关于学习的论述贯穿知的各个方面。同时,孔子强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强调实践是最基本的活动
2、。“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非常重视“知行合一”,指出要把内在之知外化为行动。正如孔子所言,我们应学以致用,当下,我们认真研读《论语》的目的就在于将其合理内容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一、《论语》中“知”之意蕴 孔子关于“知”的思想内容主要为“知”之来源,“知”之能力,“知”之方法等,需要强调的是,其中关于学习的论述贯穿“知”的各个方面。 “知”之来源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
3、子将认识的来源归为以下三类,即天赋、后天的勤奋学习、困境中的学思结合。对于生而知之者,孔子是存在保留意见的。因而,认识的来源主要还是后天的学习、困境中的学思结合。孔子希望人们主动地勤奋学习,不要为形势所迫才明白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对孔子这一思想的生动描述。 “知”之能力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认为人的智力存在差别,正因此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按照弟子智力水平的差异来选取授课内容、方式。但智力水平仅是“因材施教”的一个根据,诸如性格也
4、是另一个重要前提。《论语·先进》中“闻斯行诸”就是一生动案例。子路和冉有同样询问“闻斯行诸”这一问题,孔子却给予不同答复。子路生性勇敢,但行事不免草率、缺乏深入思考,所以孔子要求他在听闻一件事后征询父兄的意见。冉有则恰恰相反,其性情谦逊,遇事犹豫不决、不敢向前,因此孔子叮嘱其要敢想敢做。孔子采取一进一退的方式、恰如其分地引导教育弟子,使他们避免陷入过与不及的泥潭、达到“中庸”。同时,孔子还看到了人具有推断和预测等认识能力,能够根据规律判断事物的发展走向。 “知”之方法 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途径主要
5、来源于学习。在这里,学习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我们不仅要学于文,而且要学于人,更要从实践中获得新知。首先,我们应学于“文”。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认为,我们应从古典文献中获得知识作为基础,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经典名篇就如正墙面而立无法移动。其次,我们应学于人。孔子认为,我们应虚心向他人学习。“术业有专攻”,只有善于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充实自己。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学于人,不仅仅指以善者为师,也要以不善者为师。一方面,即使是身份比自己低下、学识
6、不及自己的人身上也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别人的经验教训作为前车之鉴,多反省自身,少走弯路。最后,我们也要善于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种菜。孔子认为自己不如经验丰富的老农、老菜农。也就是说,正因为老农、老菜农所进行的丰富实践才使得他们在农业这方面见长,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也就强调了实践出真知这样一个道理。 二、《论语》中“学”之体现 纵观《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关于学习的阐述贯穿“知”的各个方面,孔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学习必要
7、性、关于学的几种关系等方面对学习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 学习态度 论语中关于学习态度的阐述是多方面的,其中的许多内容在当今仍具有重要意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做学问要像做精致的工艺品那样反复琢磨、不断修饰,力争做到精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非常不赞成那些不懂装懂的人,他认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就不要多加评论。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指出,我们应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切不可把做学问当成是一件爱慕虚荣的事情。做学问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享受学习
8、的乐趣,我们应不忘初衷,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广为人知的一些学习方法在《论语》中都有所体现。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要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有效的复习会事半功倍。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斯浩提出的遗忘规律其实早已在孔子的学习方法中有所体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则是孔子提出的又一重要的学习方法,即有张有弛,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劳逸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认为,我们学习文献知识是必要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