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能源供给约束对经济增长构成持续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能源供给约束对经济增长构成持续挑战■ 2000年以后,我国逐步进入了资源消费的上升期。以住宅、汽车、家电等消费需求为主的消费升级,对资源消耗增大,依赖性强,而重工业的比重明显提升,也带动了资源消费的增长。无论是消费升级的驱动,还是工业化进程的拉动,我国对资源的需求都已进入持续上升阶段。资源的供给和节约利用,已成为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 资料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的经济增长阶段,汽车、高档电器等高档耐用消费品逐步走入家庭,由于消费结构的升级和重化工业的加速
2、发展,人均能源消费量呈现出大幅上升的趋势,而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将导致经济滞缓甚至逆增长。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主要能源和初级产品、上游产品的供求关系和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 ■ 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世界第二消费大国。2003年末以来全国性的电荒,就充分警示各级政府必须重视人均GDP过1000美元后的能源需求。依照目前的能源供给状况和居民对能源消费的刚性需求,能源对经济还能支撑多久?我们应如何应对能源的瓶颈?这些问
3、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能源约束经济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对能源和运输的需求持续强劲增长,使已增长较快的煤电油运供给仍赶不上增长更快的需求。尽管国家加大了对能源和交通等薄弱环节的投入,但建设需要有一个周期,难以在短时期间内完全解决。 总体上看,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资源状况、能源供给和环境承受能力的约束,能源问题对已高速行进多年的中国经济列车的瓶颈作用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我国地大物
4、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资源都处于短缺状态。例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人均森林蓄积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相对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制约因素。 2、能源增长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近几年,受需求扩张的影响,能源增长迅猛,其增速已经超过了
5、当年GDP的速度。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电力消费比上年增长9.5%,快于GDP增速1.5个百分点,2001年电力消费比GDP快1.1个百分点,2002年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分别比GDP快1.6和3.3个百分点,2003年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分别比GDP快3.9和7.2个百分点。 3、国内市场能源供应紧缺,出现了"电荒"、"煤荒"、"油荒"。近两年,钢铁、水泥、汽车、建筑等资源高消耗产业高速增长,导致电力、煤炭特别是石油的供求缺口剧增,能源供应出现了历史少有的全面紧绷局面。2004年的电荒、煤
6、荒、油荒、运力紧张,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制约"瓶颈"。 2004年,煤电油运的供需关系绷得较紧。进入冬季以后,这种矛盾更加突出。据介绍,去年12月份,缺电问题更加严重,全国拉闸限电的省份由11月的16个上升到20个。与此相应,在需求大幅增长的推动下,煤炭紧张的矛盾也更为突出,部分电厂供煤不足,存煤下降较快。2004年12月末,直供电厂存煤仅有1099万吨,比上月末减少112万吨。 "电荒"的出现已经有近两年了,直接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特点是持续的时间
7、长、缺电的范围大。2004年的"电荒"达到了历史最强的程度,表明我国电力供应短缺已经告别局部性和季节性,成为全局性和全年性的问题。统计显示,2003年,全国缺电省份达19个,出现了1996年来首次大范围的电力短缺现象。2004年,缺电情况加重,缺电省份增加到24个,最大的电力缺口达到3000万千瓦。专家估计,2004年,中国因电力短缺而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降低0.5个百分点。 4、居民对能源的消费比重不断提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人口的递增,对能源的消费也快速成长。据统计,2002年我
8、国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中,生活消费量达到17033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4%。石油消费量中,生活消费的比重由1990年的2.4%上升到2002年的6%;电力生活消费比重由1990年的7.7%上升到2002年的12.3%。可以看出,生活消费比重大幅度上升,导致对资源的需求量扩大。 2005年及今后几年的能源约束 2005年,我国GDP的增长目标为8%,随着经济增长幅度的适度减缓,对能源需求的增长也